明明是準備伐蜀,大鄭帝國朝堂上的目光卻一直緊盯著金陵,而且越接近“麻辣兔頭”行動的日期,長江上的偷渡客就越多。
最后因為事態緊急,大鄭細作甚至都無心和他們玩捉迷藏了,直接明著賄賂唐國巡江官兵。
巡江官兵將士的口袋越來越鼓,大唐朝廷的形勢也越來越嚴峻。
直到吳王想梭哈一把大的,趁著黑夜喬裝打扮秘密出城,假傳圣旨調動京郊大營以“保駕”為名,率兵沖擊金陵南城門。這件事終于迎來了高潮。
李雄快六十的人了,不得不大半夜起來上夜班,在軍隊的保護下親自站上城頭,當眾承諾赦免城下那些被誆騙的將士無罪,并且將吳王這個逆子從馬上給扒拉了下來,這場鬧劇才得以平息下來。
讓這群被裹挾的將士甘心放下武器、祈求陛下原諒的原因,不只是李雄執政三十年以來的深厚威望,還有緊急從采石磯奔襲而來的溫茂,以及他帶來的五千徽州軍。
這個真打不過,硬拼純純白給。
第二天,頭發凌亂、失魂落魄的吳王被兩個烏衣提著胳膊丟在了滿朝文武中間,跪在地上一言不發。
德明殿中,靜的落針可聞。
李雄一言不發的坐在龍椅上,整個人一動不動,威儀凌然。但面前晃動的冕旒白珠出賣了他,很明顯,皇帝陛下的心情并不平靜。
大臣們反應不一,支持吳王和買了他家股票、在他身上押了注的臣公們個個面色灰敗,有的甚至是慘白!公然帶兵造反,還沒成功,吳王基本是完了,而他們也跑不掉。
支持其他皇子的大臣們當然是幸災樂禍、一副看好戲的樣子。雖然沒有當場笑出來,但他們都開心的看向與自己相熟的同僚,眼神之中表達出來的竊喜和得意,懂得都懂。
李岐立在群臣最前方,心里快要樂開花了。
吳王是他三弟,是對他儲君地位威脅最大的人選,而且他的背后站著臨安士族,臨安是什么含金量相信大家也都清楚。所以吳王一直以來都讓李岐坐臥難安,可沒想到這次好弟弟竟然自己坐不住了,整了波大的。
但這個時候絕對不能笑,笑出來就炸穿了。
于是他強忍著心中的狂喜,努力擠出一副悲痛欲絕的表情,主動上前開口為弟弟求情:
“父皇,三弟向來成熟穩重,性曉疏鈞,此次貿然犯上,必然是受了奸人的挑撥和唆使,兒臣懇求父皇從輕發落,給他一個反省和改過自新的機會。”
太子表完態后,其他人并沒有說話,只有那些支持吳王的人開始了救贖和自救。
“陛下,吳王一向孝順聰慧,豈會作出大逆不道之事,其中必有蹊蹺!還需仔細調查才是。”
“正是!想來是有人假傳消息,騙說陛下有危險,吳王殿下迫不得已、急中生亂之下才出此下策,他怎么可能做出謀逆作亂、欺君罔父的事兒呢?!”
“陛下,臣沒有資格去評說對錯,但您跟吳王是親生父子啊!縱使他有錯,也只怪是年少無知,您不能因一時之怒,引的官民百姓妄議天家啊!”
李雄依舊一言不發,看著底下的好兒子、好臣子們輪番表演。
當最后一個臣子說完,大家都靜靜等著他開口時。李雄冷哼一聲,那雙渾濁的眸子里迸發出銳利的精光,從底下的人身上、臉上一一掃過。
虛偽、滑稽、可笑!!
“朕是老了,不是老糊涂了!!”
李雄扶著龍椅緩緩起身,一身的帝王龍威徹底釋放,配合上這句冷冽的話語,壓的滿朝文武官員心頭俱是一驚!紛紛伏地跪拜下來。
“陛下息怒~”
“息怒?朕的兒子都帶兵來弒父篡位了,朕的臣子們面對事實還能巧舌如簧為他開脫,朕還得給你們息怒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