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為他周圍的城墻上,蜀軍士卒同樣也死傷了不少,許多年輕的士卒哀嚎著、呻吟著慘叫不絕,有的頭破血流、有的腿瘸手斷,有的躺在地上口鼻吐血,慘不忍睹。
這才剛剛開始……
正午過后,鄭軍好像集體午休了,并沒有再來繼續攻城,只有探馬不停的在城下徘徊,似乎在觀察著什么。
雙方現在都在用尋常的作戰方式互相試探,同時也在等對方銳氣褪去。
一旦鄭軍出現疲憊的跡象,徐守敬可不是個只甘心防守的人,最好的防守只有一條,那就是進攻!
種平同樣也在等蜀軍成功抵御幾回后,對劍門關城防充滿自信,放下防備和緊張。到那時,好戲才剛剛開始。
日漸西斜,吃飽喝足的鄭軍又來了,雙方又是一場你死我活、血肉橫飛的廝殺。
劍門關旅游景區確實不是虛假宣傳,強行攻打損耗實在巨大,而且基本很難登上城頭。偶爾有一兩個爬上去了,立刻就被無數尖槍戳成篩子,重新丟了下來。
大戰一直持續了五六天,鄭軍死傷了一萬多人,依舊沒能攻下劍門關,于是種平便將營寨后撤了十五里,看起來似乎是要休息一段時間再繼續。
徐守敬毫不猶豫的乘著夜色出了城關,率領蜀軍襲擊了鄭軍前鋒大營,亂殺一通后放火燒寨,隨后揚長而去。
“鄭軍也不過如此”的感受和言論,開始在蜀軍營中蔓延,大家原本都還挺緊張的,六萬打十萬,聽著就心虛。
可沒想到咱家劍門關這么給力!鄭軍死傷都快接近兩萬了,我們這邊才死傷了六七千人。照這樣看,就算他們再來十萬人馬,恐怕也不見得能跨過去。
驕傲和松弛的心態充斥在每一名蜀軍將士的心頭,如果能把橫掃天下的鄭軍給按著頭塞回去,蜀國的國威和臣民自豪感將會提升一大個臺階。
到時候,哪怕是恢復當年陛下剛登基時的榮光,也不是沒有可能。
信心倍增!
相比于北路的劍閣天險,東路的長江巫峽就沒有那么好防守了。
劉永康是蜀中名將,業務能力一直受到外界尤其是汴京和金陵的關注,他還是孟玄的鐵桿支持者,是孟蜀為數不多的橫跨軍政兩界、并且還活著的大佬。
有趣的是,他不是川蜀人,而是來自牂牁蠻的一座普通寨子。
簡單來說,這個人能打又能殺,精明縝密,為人還很低調。
但他最擅長的,是山林戰。
由于實在沒有足夠威望的人來領導永安守軍,孟玄只能讓他來頂,還派了黃旭配合他。
但黃旭擅長的是騎兵作戰。
也就是說,負責守衛長江巫峽的主副大將,都不通、或者說不精于水戰。
蜀軍中擅長水戰的將領和老兵,都已經在江陵被迫投降大鄭了,而且現在不光是缺人,還缺少戰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