沒過多久,被迫完成出使吐蕃任務的閻改之就在蕃王巴措、對朝廷友好的部落、以及西平府鄉軍的接力護衛下從高原上下來了。
他下來了,大鄭軍隊分別從帕米爾、藏東南、青海湖三個方向登上了雪域高原,不過這次并不是直接去幫巴措撐場子,而是建立先遣營地。
再牛逼的軍隊,再強壯的士兵,哪怕是龍嘯營的火炮,現在上到高原也干不過那三個反對巴措管理吐蕃地區、抗拒汴京旨意的土司老爺和部落首領。
原因很簡單——高原反應。
所以,先派一小部分人上去。
一來呢,給三位首領造成心理壓力,用實際行動告訴他們:大鄭可不是網絡鍵盤俠,說干你那是真干你!絕不僅僅只是停留在口嗨層面。
二來呢,是篩選,比方說上去兩千人,他們之中可能只有幾百人能夠適應高海拔,也可能全都如履平地、也可能全都適應不了。這些都不重要,把能適應高海拔的人留下,其他人通通送下來,再弄上去一批,反復甄選。
直到在高原地區留下三處各自從五千到一萬人不等的據點,建造軍營和寨子,向當地牧民百姓學習他們的生活經驗,訓練在高原地區作戰和生活的能力。
三來呢,也是在高原地區建立起朝廷的軍事存在和橋頭堡,等過個幾年大鄭經濟恢復、國力上升,百姓家家有余糧的時候,就可以聯合吐蕃正統繼承人巴措,跟三位想要創業單干的老爺們好好聊聊家長里短了。
天黑路滑,社會復雜,你們還不夠格~
一不小心,跟斗撲爬,下輩子注意點!
還想創業?創的明白嗎你!
吐蕃如果能夠按照預期計劃順利歸順,那么大鄭將成為繼大唐之后的另一個全新的、繼往開來的大一統王朝。
還有很多事情要做,不能再把草原視為蠻夷異族了,得用火炮讓他們載歌載舞起來,用經濟聯系、戶籍制度和民間融合結束他們逐草而居的不穩定生活,徹底與大鄭融為一體。
等到真正做到金甌無缺后,外東北、貝加爾湖、唐努烏梁海、都要及時納入大鄭的管轄之內,高麗、交趾、琉球也要直接或者間接引為屏障藩籬。
北方的突厥、契丹、高車和阻卜部,順我者昌、逆我者亡!要么你們歸順大鄭,要么留地不留人,反正大鄭的旗幟要插在貝加爾湖畔,至于這里生活著誰,大鄭并不關心。
當年的匈奴、柔然,今天又在哪里呢?
愿意聽從汴京的指揮和調遣,結果生活水平沒有得到改善,或者被無故欺壓和針對,那你們爆發游行起義、用彎刀弓箭爭取自己的合法權益,大鄭沒話說。
就讓拳頭來決定誰對誰錯吧~
可如果既不愿意接受先進生產生活方式帶來的變革和提升,又要用傳統的方式舞刀弄槍、搶奪他人的勞動成果,并且還喜歡跨過長城南下燒殺搶掠的話,那就只能被掃進時代的垃圾桶里了。
還是要用拳頭來決定誰對誰錯。
強者為尊、弱肉強食,是這個星球、這個宇宙永恒不變的法則!!
當然了,永恒不變的還有扶桑。
扶桑的地緣情況和目前的交通方式,決定了他們具有天然的侵略性。當人口多到四座大島不足以承載時,就要尋求解決的辦法,那些像金字塔一樣從上而下不停繁衍增加的人,總要吃飯吶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