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立刻派人傳信給烏古,叫他不要再漫無目的的胡亂搜尋了,直接派人來圍了雁門關,自己在從城內作內應,能拿下雁門關自然好,直接達成了原定的計劃目標。
如果拿不下,那也能引蛇出洞,逼著吳尚前來救援。到時候提前埋伏下兵馬預備著,給這位老令公一個大大的驚喜!殺了他后,再集中精力猛攻雁門關,占據險要徹底把鄭軍主力擋在晉地,然后吃掉云中軍,再跟大鄭全面開戰!
烏古收到消息后,終于清醒了過來,派手下領著一萬人藏在大軍后面等著,自己親自率領剩下的三萬多人到達雁門關下,一言不發就直接攻城!
老子有過,兒子來受也行!
吳昭沒等來父親,反而等來了紅著眼睛的烏古,他不明白城墻底下的這個家伙為什么跟磕了藥一樣不要命的攻城,不就是輸了一場局部戰役嗎?勝敗乃兵家常事,怎么這么玩不起?
不過嘀咕歸嘀咕,他也沒有怎么慌張,而是按照這么多年跟隨在父親身邊學習到的經驗技巧,一絲不茍的憑票操作,按部就班的來。
調集兵馬戍守城防,宵禁城中搜查奸細,通報鄰近州府發兵救援,組織官吏收購物資糧食,維持城中日常運轉秩序,一切都井然有序。
他還親自提著劍、帶著人每天去城墻上督戰,在城中各處檢查防務警備以及生產生活狀況,事無巨細的過問,做的滴水不漏。
藏在雁門關里的韓天齊不停的尋找機會,卻一直沒能成功下手,最終只能放棄,等待著外面的烏古解決掉吳尚,再拿著他的人頭來影響城中守軍和百姓的抵抗意志,最后里應外合。
不得不,韓天齊的這個計策還是很歹毒的,躲在外面跟烏古捉迷藏的吳尚在得知阻卜大軍直接去攻打雁門關后,立刻就不淡定了。
雁門關既然能防住草原人南下,那就意味著同樣也能阻擋住鄭軍北進,幾萬人猛攻城池,萬一兒子稍微有個疏忽,麻煩就大了!
盡管對自己的兒子很了解,但做父親的哪里有不擔憂的道理?更何況事關代郡數十萬百姓的生死存亡,如何讓他能繼續氣定神閑?
于是,他果斷率兵南下,準備襲擾阻卜大軍的后方,偷烏古的屁股,給他來個千年殺。
但是讓吳尚沒有想到的是,當他摸到烏古屁股后面的時候,自己的身后同樣也出現了大規模的阻卜騎兵。
一不心成夾心漢堡包了……
四萬多人不講戰術、不分批次的一擁而上,圍攻不到四千人,哪怕代郡騎兵是生化戰士,那也遭不住啊!
鄭軍因為人數差距過于懸殊,被圍在垓心一點一點的磨殺,最終,騎兵都虞侯邢安舍出命去,提著大刀以命搏命,這才在層層包圍圈中殺開一條血路,眾人護衛著吳尚奮力向前沖殺,沖破包圍圈向著西北方向的山脈奔去。
烏古怎么可能讓吳尚再次逃脫?他對手下下了死命令,務必要追上吳尚,活的死的不論!抓到他或者得到他尸身之人,封千戶長!
除此之外,他還親自率人追趕,一路窮追不舍的掩殺過去,根本不給吳尚一絲一毫的喘息之機,鐵了心要弄死他!
立在雁門關城頭的吳昭緊緊握著腰間寶劍,他比自己的父親還有烏古更加焦急,備受煎熬。
感情告訴他,現在應該不顧一切的帶兵出關去救援父親。
但理智告訴他,一萬守城步軍和三千騎兵,守衛雁門關都有些不太穩妥,更別抽出人來去跟四萬多騎兵在大平原上交戰了,那純粹是送人頭。
而且一旦雁門關有失,關后的幾十萬代郡百姓和父親嘔心瀝血、經營多年的大好局面全部都會化為灰燼。晉陽府、云中府等戰略地區都會陷入危險之中,整個大鄭都會變得十分被動。
“代郡和吳家,遲早要由你來經略,你已經可以了,放手去做就是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