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在問題不大,皇帝在哪都不缺忠心耿耿的狗腿,有上進者將此事傳至親賢殿,正在批折子的蕭潛黑著臉假裝沒聽到,直到一個時辰后,才讓人去找陛下。
有幾個折子看不懂,特請蕭衍當面批示。
此時此刻恰如彼時彼刻,和昭王府沒有任何區別。
且說蕭衍入了親賢殿,迎面便是好大兒嫌棄的眼神,他老臉皮厚毫無羞愧,上前兩步拿起一張奏折審視。
沒怎么看懂!
按照昭王府的經驗,他看不懂沒關系,蕭潛能看懂就行了。
“父親……馬上要改口父皇了,這里不是昭王府,盯著你的眼睛太多了……”
蕭潛語重心長勸了好一會兒,見蕭衍連連點頭,就知道他沒聽進去,嘆息一聲道:“昭王府的家業太大,吃飯的嘴太多,以前孩兒還能代你發號施令,現在不行了,一個僭越之罪便能將我壓死,你要學會靠自己了。”
聽起來哪里不對,沒大沒小,倒反天罡,但蕭潛和蕭衍的日常就是如此,兒子坐著說話,犬父在旁站著聽講。
蕭衍并非無謀之輩,只是心思不在正事上,聽聞蕭潛之言,就知道有人給他上壓力了。
這些壓力,蕭衍自己都不想面對,皺眉道:“皇宮上面雖還有宗族,但太子一事,宗族不會插手,尤其孩兒如此優秀,好幾位宗師都曾表示非常看好你,以為父之見,你不該存在顧慮。”
“我若沒有顧慮,父親的這些義子,有半數都要被趕出神都。”
兩人挑開天窗說亮話,蕭衍早年的人際圈子太小,接觸到的‘千里駒’良莠不齊,隨著權力瘋狂膨脹,這些不成器的義子暴露殘次品本質,讓蕭潛頗為頭疼。
再有太子直說,蕭潛認為自己并不合適。
無他,背后沒人,不夠賢明。
在蕭潛看來,最適合擔任太子的人是蕭何,背后不只有人,還特別多,多到親賢殿擺滿椅子都坐不下,妥妥的大賢之輩。
為了皇宮能夠安穩,蕭潛甘愿退出,領一個文官的職務,繼續發光發熱。
說是甘愿,其實還有些不甘心,但從大局的角度出發,這是最為穩妥的辦法。
蕭潛沒提蕭棟,蕭衍也沒說,只是皺眉看著好大兒:“此事……你和蕭何那孩子說過了嗎?”
“未曾,他看到我就走,和小時候一樣。”蕭潛苦笑連連。
“你不覺得委屈?”
“孩兒若是覺得委屈,昭王府的時候便撒手不管了,父親無須多慮,此為上上之策。”蕭潛叮囑道。
昭王府入主神都,看似大勢所趨,實際上并不穩固,且不說蕭氏宗族喜歡指手畫腳,單說支持昭王府上位的這些個一流勢力,沒一個好說話的。
尤其是天宗。
白云、忘劍兩家山莊只因不從,便被連根拔起,夷平了總部所在的山頭,真正意義上做到了斬草除根。
做人要有自知之明,向遠費了這么大力氣把昭王府扶進皇宮,肯定會支持自己的大舅哥,而不是他這個見過幾面的‘大哥’。
昭王府就不缺兄弟。
蕭衍聞言也是無奈,太子的決定已經讓他很頭疼了,宗族還讓他盡快拿出皇后的議程,并‘熱情’提供了幾位候選人名單,比如程虞靈,比如無雙宮宮主的首徒,再比如和月公主的母后。
提供這份名單的時候,幾位宗師聲音很大,一來是幫大嫂說兩句好話,并希望大哥聽見,二來,泰阿劍的劍架子蕭翎見識過蕭令月的本事,深知后者比他更適合執掌泰阿劍。
宗族給的壓力太大,蕭衍無可奈何,感慨這碗水沒端平,以后的日子不好過了。
再看任勞任怨的好大兒,感覺皇帝也就一般,這也不行,那也不行,還不如當個王爺快活呢!
正欲開口,二人面前空間暈動,一張字條飄落桌面,上書一行小字:蕭何有謀無德,蕭潛德行兼備,天宗、黃泉道、無雙宮、劍心齋、神都蕭氏……
翻頁,另起一行:愿支持蕭潛為太子。
潑天的富貴砸在臉上,直接把蕭潛干蒙了,不可思議將字條來來回回看了兩三遍,最后疑惑看向蕭衍。
你看我干什么,我還迷糊呢?
蕭潛不明所以,想不通向遠為何放著大舅哥不支持,改為支持他這個路人。
不會吧,這年頭不會真有人唯才是舉吧?
正經人都是任人唯親的!
蕭潛壓下心頭疑惑,喃喃道:“那么,大覺寺怎么辦,和尚們硬要化緣,可不是三言兩語就能打發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