殿內供奉三世佛金身,法相慈悲,威儀萬千,香火繚繞間,隱約可見佛光普照,若有慧根者,或可借此機會,窺見佛國凈土一隅。
因為佛度有元人,大覺寺雖為清凈之地,也要遵循佛祖的生意經,并非完全與世隔絕。常有高僧四處接單主持法事,亦有修士登門拜訪,或為化解心魔,或為求法問道,參悟無上佛法。
最來錢的路子,自然要數香火了。
也因如此,大覺寺有內外之分,有兩種不同的佛法修行方式。
向遠和濟無舟隨靈秀繞過大雄寶殿,直奔后山方向而去,到了此地,靈秀步伐漸漸慢了下來,熱情介紹起了佛國大陣的厲害。
“世人只知佛國大陣庇佑大覺寺萬年無憂,另有推演過去未來之法,殊不知,佛亦有降魔之相……”
“寺后有一蓮池,池水清澈見底,不生凡物,唯開九品之蓮。此蓮乃佛國圣物,花開見性,性即是佛,可助我等頓悟佛法……”
“歷代高僧圓寂,皆于此池坐化,肉身不腐,化作金身羅漢,永鎮寺中,若有配合佛國大陣……”
“巴拉巴拉,歪比歪比……”
靈秀走得很慢,說了很多。
起初,向遠以為他在警告,讓天宗宗主和少宗主態度放端正點,大覺寺不是白云山莊、忘劍山莊,兩人的牙口啃不動這里。
越聽感覺越奇怪。
只是警告,提兩句就行,不該把佛國大陣的金漆底褲都扒了。
靈秀此舉,更像是自爆家門,如果他不是話癆反派,那就是俗稱的二五仔。
向遠皺眉看著一臉熱情的靈秀,重重點了下頭,是個話癆的二五仔反派!
“師父,你怎么看?”
“一直在看啊!”
聽到向遠滿心疑慮的傳音,濟無舟聳聳肩,隨口回了一句:“小和尚沒安好心,他是齊人,還是北齊皇帝劉徹的皇子,咱倆若是把方丈扳倒,他就是大覺寺的新方丈。”
這話說的,我還是劉氏宗親呢!
向遠翻翻白眼,不再和破舢板商量,直言不諱看著靈秀:“賢侄……嘿,說你呢,別裝聽不見!慧行方丈既然能算到向某和宗主師父要來,就應該知道,向某的宗主師父是來找茬的,你說了這么多,有通敵的嫌疑啊!”
“阿彌陀佛。”
靈秀微微一笑,繼續打著啞謎:“少宗主多慮了,不論小僧還是方丈,都靜候兩位多時,是誠心相待。”
“怎么一個誠信相待?”
“兩位見到方丈便知。”
靈秀頷首合掌,還嫌賣得不夠,接著說道:“小僧再來給兩位說說大覺寺傳承的‘未來三千卷’,這門佛法可不得了,以佛門六神通之一的‘宿命通’為引,將未來種種可能烙印于虛空,再由歷代高僧以心印心,代代相傳……”
“尋常卜算之術,只能順應天命,而‘未來三千卷’卻可尋得一絲變數。修習此經者,可短暫窺見未來片段,雖不能盡知天命,卻能把握一線先機……”
“數千年前,有一位方丈曾借此經預見魔劫將至,提前布局,以畢生修為為代價,化死劫為生,使得乾淵界免遭一場浩劫。”
“寧惹閻羅十殿,不沾未來三千。”
靈秀不僅把佛國大陣賣了個一干二凈,還把大覺寺鎮派之寶‘未來三千卷’賣了個底朝天,務必保證向遠和濟無舟看了個清清楚楚。
這門佛法,他自己和慧行方丈均有修習。
換言之,靈秀賣了大覺寺還嫌不夠,又把自己和方丈師父一起賣了,生怕今天掀桌子的時候,向遠和濟無舟弄不死慧行方丈。
離譜!
向遠聽得眼睛都直了,帕魯修習六字箴言,對佛法頗有建樹,靈秀講述詳細,他過了遍耳朵,心中便有見招拆招的畫面,還沒掀桌子呢,就有了一套完整的應對方案。
所以呢,慧行方丈為什么不弄死這個孽障?
向遠滿腹疑慮,看不懂大覺寺的操作,在帶路黨靈秀的指引下,于后山清水蓮池見到了盤坐在菩提樹下的慧行方丈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