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鎮水鐵劍現在還能跟得上版本,便沒有將其送去青云門,感覺就他目前一瀉千里的修行速度,明年鎮水鐵劍就該被版本淘汰了。
向遠沒有第一時間離開南晉,以鎮水為由,在六大世家的地盤晃蕩了一圈,并以李氏宗親的名頭和六大世家的宗師進行了友好互動。
上元京師放出消息,李氏和蕭氏同出一脈,兩國親如一家,不日便會有使團去往西楚神都,簽署互不侵犯條約。
等這則消息傳至北齊太安府,遞到了劉徹手上,就是向遠離開南晉的時機了。
好好說話讓你們結盟不聽,就亮拳頭,讓你們自己想辦法坐下來說話。
花開兩朵,各表一枝。
蕭何這邊可就慘了。
且說兵分兩路之后,向遠第一時間奔赴南晉,路過青州,找紫萍的樂子被素染劍尊扣下,收獲意外消息再回無雙宮,一番波折之后才抵達南晉。
即便如此,速度依舊比蕭何快。
蕭何之所以慢,是因為他除了代表天宗,還要代表西楚,想要平等和劉徹對話,必須有一個足夠分量的身份,而且還要走流程。
一來二回的,速度就慢了下來。
不像向遠,霸王做事我行我素,天宗少宗主的身份也不用在乎流程,都是流程在乎他,他在前面把事情辦了,后面趕緊把流程改了。
出了不光彩的劣行,還要緊急發動大儒連夜辯經,忙前忙后擦屁股。
總之,向遠都開始四下旅游了,以蕭何為首的使者團隊才到太安府,被安排在劉氏驛館住下,并未得到劉徹的召見。
問就是陛下日理萬機,忙的抽不出身。
劉徹知道蕭何的來意,原則上,他是想見蕭何一面的,實際操作上,誰主動,誰在談判桌上就沒話語權,故而先放置幾天,表明北齊并無談判的心思。
是你非要,孤才大發慈悲和你見一面,你倒好,順著桿子往上爬,還想和孤談判!
這有什么好談的,沒好處的事兒,我北齊能干?
快滾,不談。
什么,有好處?
笑死孤了,你倒是說說,我北齊能拿到什么好處?
咦,你這番話好像有點道理。
大抵談判流程如下,劉徹已經想好了如何拿捏蕭何,可隨著南晉方向的一條噩耗傳來,立馬坐不住了。
據南晉方面放出的消息,向遠這個劉氏宗親,突然多了一個李氏宗親的頭銜,目前正在皇宮內挑選公主,看上哪個就打包帶回家。
這不是南晉的原話,外交辭令嘛,總會有些虛虛實實的吹牛批成分,但在劉徹眼中就是這么一個意思。
豈有此理,我北齊還沒有呢,南晉算什么東西,他們也配!
很快,蕭何便入宮見到了劉徹,后者臉色陰沉,喜怒形于顏色,看得蕭何心頭一突,暗道今天八成沒戲。
問題不大,他也收到了南晉傳來的消息,羨……不屑向遠三家姓奴的吃相。
先不管消息是真是假,蕭何感慨向遠辦事效率極高,談判桌上再添一枚籌碼,劉徹遲早會改口,三國結盟基本算穩了。
在劉徹的地盤,蕭何態度非常端正,沒了往日的嬉皮笑臉,也不講相聲了,稱呼北齊皇帝為陛下,取出乾淵界三國地圖,深刻剖析利害關系,說得頭頭是道、天花亂墜。
這種場面廢話,劉徹不想聽,蕭何也不想說,但流程就是如此,明知是廢話也必須說完。
其間,劉徹數次予以反駁,稱呼蕭何為西楚使君,跟著說了一堆廢話。
足足說了半個時辰,兩人才結束了這段流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