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確有一些。”
“還望大師道來,李某略懂佛法,若是邪魔歪道,愿獻上一份綿薄之力。”
“施主果真慈悲!”
棄尸怙主大喜,說道:“此去東方,約莫萬里之地,云瘴深鎖處,有一險惡山嶺,名喚雙叉嶺。嶺上三尊大妖盤踞,魔威滔天,分別喚作熊山君、特處士、寅將軍。”
“三妖魔麾下群妖上千,個個魔念纏身,形容猙獰。”
“……”
雙叉嶺的配置一聽就是低配版獅駝嶺,三個野生妖怪,和三頭有編制的大妖魔,沒有相提并論的可能。
西游記里出場的妖怪,懂的都懂,有后臺的都被接走了,沒后臺的當場打死。
向遠一直以為,雙叉嶺三妖作為野生妖怪沒被打死,是因為它們也有后臺,或者說,它們本身就是后臺變的,演員不夠,臨時找來沙僧客串一下。
但看棄尸怙主的說法,這三妖真沒后臺,純粹是運氣好,沒趕上行者那根棍子。
當然了,世界觀不同,經驗主義要不得,只能說這里的雙叉嶺三妖是純純野生妖怪。
奇怪,沒后臺沒背景的小癟三,觀音菩薩隨手捏死不就好了,她大慈大悲,又沒人敢說她什么,何必多此一舉把三妖扔進妖墟界?
這些都不是重點,關鍵在于,雙叉嶺三妖是什么修為,何等實力!
不能因為楚人美見了大圣,渾身直打哆嗦,閻羅王見了大圣,也是渾身直打哆嗦,就認為楚人美和閻羅王一個修為。
同樣的道理,不能因為雙叉嶺三妖放在西游劇本里不值一提,就真把它們當成了一盤菜。
從修行境界的角度出發,雙叉嶺三妖有且極有可能已經是妖仙了,他向某人只是合體期的上三境,凡人,還未成仙。
知己知彼百戰百勝,向遠覺得有必要問清楚:“大師,雙叉嶺三妖本領如何,比天上那倆娘……白璧無瑕、風度翩翩、嫻靜淡雅的仙子,孰強孰弱?”
“出家人不打誑語,自然是仙子手段高強。”
棄尸怙主心有余悸,兩位仙子上來就拆天拆地,好懸沒順手把他拆咯!
“……”
不是吧,這倆娘們這么厲害,都能進西游劇本客串妖怪了?
向遠不信,堅持認為是雙叉嶺三妖本領一般,連凡間修士都打不過。
問題來了,他和雙叉嶺三妖相比,孰強孰弱呢?
向遠糾結著要不要問一下,唯恐得一個‘你不行’的答復,支支吾吾半晌,沒敢問出口。
若有可能,他向某人何嘗不想當個軟飯硬吃的小白臉!
很快,向遠就不用糾結這個問題了,棄尸怙主接著開口:“此去西方數萬里,有一積雷山,有一妖魔名叫牛魔王,施主可能沒聽過此妖大名,他雖是個吃軟飯的,但神通廣大……”
向遠腦瓜子嗡嗡的,整個人都不好了,后面的話沒聽清,心頭千言萬語化作兩個字——臥槽!
你們兩個別打了,粗大事了!
趕緊收手,再打下去,牛頭人就該來了!
————
萬字,求月票!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