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宗,大乘山。
問道峰之巔,十二道閣懸于云海,踏過虹橋,為天宗正殿太虛殿。
殿內無柱無梁,唯有浩瀚星穹倒懸為頂,宗主濟無舟盤坐虛空,雙眸異色,呼吸間,以自身為天地樞紐,上承天,下接地,全力催動天宗大陣,將天宗這個天庭雛形具現為真實。
將天庭壓縮成天宗不易,將壓縮包解壓同樣很難,除了強大的修為算力,還須契合天帝的命格,不是誰來都行的。
整個乾淵界,只有張天養和濟無舟有這個資格。
濟無舟盤坐此地有段時間了,解壓包的進度條緩緩推進,在99%的時候卡了許久,直到此刻,才徹底功成。
轟隆隆————
大陣運轉到極致時,整個天宗大陣消失,化作了更為恢弘的存在。
問道峰四周的云海如沸水般翻騰,霞光萬丈中,星河倒卷,仙樂鐘鳴,一座巍峨天宮的虛影緩緩凝聚。
天門金光璀璨,驟然拔地而起,三十六重天如塔樓迭嶂……
萬象更迭!
十二道閣同時崩解,化作漫天金粉灑向星河,在星空中重新凝聚,演化出一幅浩瀚的神位天圖。
至高神位如大日懸空,屹立云端,永恒不變。
中層神位如群星列宿,或是各司其職,抑或是再次分裂,如江河沙數散播于星空之中……
天宗,即是天庭雛形!
創建天宗的燕懸河將一切可能都放在了大乘山,他一劍斷天,斬斷了飛升通道,非是為禍蒼生,而是救世之舉。
那時的天庭被魔域攻陷,三十六重天淪為血獄,仙神隕落,天道崩毀。若不斬斷乾淵界與上界的聯系,魔氣倒灌,整個乾淵界都將淪為魔土,生靈涂炭,永世沉淪。
凡事有好就有壞,一劍斷天,代價何其慘烈。
尤其是對乾淵界的修士,非常不友好,飛升成仙的可能暫且不管,畢竟上界天庭都淪為魔域了,飛升就是陷阱,不提也罷。
只說上三境沒了,乾淵界整體修為停滯,甚至倒退。
天地元氣日漸稀薄,天地法理殘缺,修士壽元大減,本就如履薄冰的修行之路,雪上加霜更加難行。
燕懸河自己也沒繃住,只是一劍斷天倒還好說,關鍵在于他封印了天庭,自斷根基,自尋死路,坐化大乘山,只留一處小世界表明他曾存在過。
不過,這一劍也埋下重生之種!
燕懸河將天庭最后的傳承、氣運、天道法理,盡數封存于天宗之內。
十二道閣,對應天庭三十六部正神權柄,雖殘缺,卻可補全。
太虛殿,實為三十六重天投影,既有天宮,亦可直達大羅天,內藏天道法理本源碎片,也可補全。
問道峰,乃登神長階,踏過者,可得神位,享天庭遺澤!
此天宗,實至名歸!
如今,天宗顯化天宮虛影,漸漸具現為真實,意味著乾淵界即將迎來自己的天庭。
也意味著,天地冥三界,終將重歸完整!
破壞容易,重建難,這個過程并非一蹴而就,單說對整個乾淵界的改變,或者說升維,便需要天帝融入天道本源……
“所以呢,天道本源為何缺了這么多,天地冥三界的秩序又在哪”
濟無舟凝視著天穹之上的神位天圖,眉頭緊鎖,眼中星河輪轉,似在推演天機。
片刻后,他長嘆一口氣,看向身側虛空:“別藏了,出來吧,剩下的天道本源在你手中,一切都是你的算計,不是嗎”
話音落下,虛空如水面般泛起漣漪,一道身影緩緩踏出。
男子身形偉岸,身披鎏金玄袍,衣擺繡日月山河,袖口紋周天星斗,每一步踏出,腳下便生出一朵金蓮,蓮開十二品,象征無上尊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