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東邊來了個和尚,騎著白馬,肩扛錫杖。
身高超過一米九,體魄強健,除了小白臉有些反差,其余都是惹不起的配置。
五指山和雙叉嶺中間還有一段劇情,向遠覺得無聊,急等著和猴子見面,直接跳過了這段。
問題不大,成書的時候自有大儒補上。
五指山下邊,一顆猴頭隔著二里地被遠光燈閃得睜不開眼,大聲叫嚷道:“這里,師父在這里,俺老孫等你五百年了!”
孫:猴哥,傻和尚來了,俺老孫要自由了!
斗:莫要太熱情,顯得非他不可,捧他上去無所謂,慣著他就不好了。
孫:不行啊,他跑了咋辦
斗:倒也是。
孫悟空滿心歡喜被遠光燈閃了足足一炷香,好不容易等騎白馬的和尚靠近,看清了唐僧的長相,當即倒吸一口涼氣。
“小白臉,俺老孫認得你!”
孫悟空脫口而出,疑惑問向萬能的猴哥:“猴哥,這不對呀,俺老孫大鬧天宮的時候見過這張小白臉,當時他還栽贓我作詩來著,咱是不是認錯和尚了”
按斗戰勝佛的說法,唐僧是佛祖弟子金蟬子轉世,眼前這只遠光狗在天庭上班,一看就是玉帝近臣,那種只會溜須拍馬的佞臣,絕不可能是金蟬子。
斗戰勝佛也有點迷糊:“是與不是,你問問就知道了,如果是真和尚……”
“那俺老孫就要好好報答他一下了!”
孫悟空咬牙切齒:“他栽贓俺老孫作反詩,害俺老孫被佛祖狠狠按在地上,大恩大德五百年不敢忘,今日勢必讓他血債血償。”
“冷靜點,可不能打壞了。”
“猴哥放心,俺老孫省得,規矩之內,不會亂來。”
交流完畢,孫悟空祭出許久不用的老實猴嘴臉:“這位大師高僧,可是去西天取經的那位唐長老”
“正是貧僧,你是哪路猴頭,為何住在山里”
“……”
猴哥說得沒錯,這和尚說話果真不中聽,什么叫住在山里,搞得他很喜歡一樣!
猴在看人的時候,人也在看猴。
哪來的猴頭
向遠腦門飄過一串問號,記得很清楚,佛祖當時不給他碰瓷的機會,大逼兜又快又疾,直接照著猴臉呼了下去。
因為趕時間,猴子沒脫褲子,少了齊天大圣到此一游的名場面。
可能是因為燒了太多錢,佛祖這巴掌下手格外兇殘,將孫悟空一整個按進了地里,直接貼上六字箴言的封條,別說猴頭了,猴屁股都沒給露出來。
所以這顆猴頭從哪鉆出來的
向遠滿心疑惑,琢磨著可能是佛祖后來反應過來了,怕五百年小黑屋會把一個活蹦亂跳的猴壓成玉玉猴,允許其腦袋在外放風。
還行,挺人性化的,比猴屁股在外面放風強多了。
一人一猴進入對話環節,向遠有劇本,孫悟空有猴哥,對答如……
向遠沒按套路出牌,對答不是很愉快,斷斷續續的。
反正孫悟空不是很愉快。
“好叫師父知曉,俺老孫是五百年前大鬧天宮的齊天大圣,美猴王孫悟空。”
“原來你就是大鬧天宮的猴頭,失敬失敬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