把高中知識重新撿起來,比預想中更輕松。
畢竟學過一遍,再加上語文和英語方面的優勢,讓自學變得游刃有余。
當然,能自學是一回事,考試能考到什么程度是另外一回事,高中數學題,明顯開始叫人頭大了……
有那么幾個瞬間,當他對著數學擴展題抓耳撓腮胸悶氣短時,方哥……不,方弟實在忍不住想:媽的,要不咱投了吧?
跟他們斗個什么勁兒啊?
這破數學我自己看著都惡心!
資瓷教育改革!資瓷素質教育!快把高中數學和物理都給我刪了!
當然,抽風只是一陣,過后該干嘛還得干嘛,他曾經遇到的困難比這大了去了,啥時候真慫過?
把掏襠叫過來猛踹一腳,方哥再次開拼。
結果,總共只解出來五道題,新民報的記者王桐便到了。
——別tm問我時間!
當王桐趕到小縣城時,三篇和黑潮的影響力剛好擴散到了最大。
罵方星河的人能從天安門排到東方明珠,撐他的數量不多但是絲毫不慫,兩方打得人腦子變成了狗腦子,澆點辣油就是一碗好湯。
所以不止是王桐迫不及待地趕來了,茫茫多的記者正在一股腦地涌向小城,單單昨天,劉大山就接待了三波來自不同媒體的記者。
方星河誰都沒搭理,保持靜默。
專訪這種東西,不能多,更不能濫,采訪資格同樣是一種寶貴資源。
給誰不給誰,方星河心里特別有數。
所以,王桐沒有埋怨為什么是北青報的記者得到了第一次專訪,而是笑呵呵拉家常,轉交陳丹婭的禮物,本人也給方星河帶了一支英雄牌鋼筆。
“你的那篇賽后采訪,給我們新民報帶來了接近20萬份的銷量增長,我本人也因此得到表彰,多虧了你啊……感謝感謝!”
“我還沒來得及看。”
方星河輕笑著把話題聊死,沒給對方繼續拉關系的機會。
其實他看了,王桐的文筆不錯,將主題寫得非常引人入勝。
哦,對了,主題集中在方星河的思想深度上,算是一次帶有強烈正面意義的展示,并且新民報也沒忘記把好大哥拉出來對比,搞出了兩大天才文學少年相愛相殺的戲碼。
引戰蹭流量的玩法,可從來都不是后世的專屬。
總體而言,上一篇采訪對于方星河有很大的助益,讓高傲的滬市百姓對他有了幾分正視。
別看只有幾分,那可是相當不容易,這就挺好了。
采訪在一片祥和的氣氛中開始。
王桐不出意外的問起:“你為什么會寫那篇《小鎮做題家》?”
方星河的回答鋒利而又直白:“我不喜歡現在的風氣,有些人又蠢又壞,讀書怎么可能沒有用?”
是時候對著這種謬論真正開火了。
不再那么文雅,不再那么意象,不再那么美好,而是直接正面a上去。
王桐意識到有料,精神頓時一振,急忙追問:“但是很多人都罵你沽名釣譽,因為你不靠讀書也能活得很好。
甚至他們認為你壓根就沒有認真讀幾天書,是天賦支撐你走到現在,你不管干什么都能成功,這恰恰證明了讀書與否對于特殊人才根本沒有決定性的意義。”
真能扯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