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居然真看到心里去了?”
多余和暴富用懷疑的眼神看著他,掏襠大怒:“草!我他媽又不是智障!”
“哦哦,對,你不是。”
大家敷衍了兩句,轉頭開始爭搶初稿。
成了,方星河心想。
一本書如果能夠讓掏襠這種貨色都心有觸動,那么它的受眾幾乎就能涵蓋10歲到25歲的80%人群。
剩下那些都是不識字的文盲和障礙癥患者,不可能更菜了。
于是方星河把書稿往時代文藝一扔,留下一句話:“4月1日,我生日那天,正式發售。”
然后就什么都不理會,悠哉悠哉去首都了。
藝考的時間到了,他決定拿到北電的導演系門票。
清北肯定是不去的,中文學院、新聞學院、經管學院,一個賽一個的惡心人。
方哥不是記仇的人,可是上回清北復交對他的指指點點,在日記里寫得清清楚楚,他自己當然不在意,但是方粉們在意。
對,都是方粉小心眼兒。
相比之下,雖然北電的導演系也不咋地,可是這座廟小,方星河去了就是爹,盡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去隨意改造。
實在改造不了,咱還可以掀桌子,直接把鍋碗瓢盆都給你砸嘍,完全能保證自己不受氣。
去了清北,不夾起尾巴做人,難道還和系里甚至院里沖突嗎?
在2001年這會兒功夫,哪兒哪兒都有大堆臭狗屎,所以寧肯去個自己能掌控得了的地方當雞頭,也別跑別人家地盤上當鳳尾。
與其被一頂頂大帽子壓著不敢開罵,不如站外面罵個痛快,你方哥就是這么野。
不過這回沒等到他開罵,隨著他報考了北電導演系的消息傳出來,又有一群老學究“痛心疾首”的開麥了。
巧得很,北大姓焦的、清華姓高的,都在逼逼叨之列。
居高臨下的指責他“成績那么好卻急功近利”、“有上清北的能力卻自甘墮落”、“能寫好文章不等于能拍好電影”……
好家伙,方星河剛沉寂了一個多月,他們又迫不及待的送你方哥上熱搜,屬實是不蹭會死。
方星河倒是沒覺得有什么,懶得搭理,不過京圈一聽到“導演”兩個字,都不用醞釀就直接高潮了。
“年輕人有心氣是好事,誰還沒有異想天開過呢?”
拿不到方星河版權的小鋼炮又變了臉,在自家最擅長的領域端起了前輩嘴臉。
陽朔更夸張,笑得前仰后合的:“哎喲,我可太期待他的導演作品了,打今兒起,我可就盼著了,哈哈哈哈哈哈!”
各路媒體熱淚盈眶:真不容易,終于又吃到方大爹的熱度了!
方粉也開始躁動,興奮的茫然的,期盼的擔憂的,驚喜的反感的,理解的不理解的……
簡簡單單公開一個決定,世界又開始圍著他轉。
這就是明星中的明星,不應該在這個時代誕生的開路頂流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