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寫一本憋屈沉重現實的傳統文學作品,文學界庫庫一頓夸,但小星星們看不下去,那就不叫有效產出。
長期沒有有效產出的結果是跑粉,端王和菊姐是兩個很好的例子。
即便能拿到茅獎,那也是低效產出,畢竟在當前階段,方星河最重要的核心資產是青少年粉絲,尤其是日妃韓婢東南亞小老婆,她們肯定對華夏的現實主義作品不感冒。
所以,寫一本能夠中和掉《蒼夜雪》的痛的青春文學作品,是當前的最優解。
給她們點甜頭嘗嘗,然后下一本就又可以繼續虐了……媽的我可真畜生。
至于青春文學的缺點,其實可以通過寫作手法來規避。
比如,搞一本寫盡青春遺憾的群像文,做到真實熱烈飛揚,最后留足韻味,成為一代人的青春記憶,逼格也不會差。
這對文字和情節的要求很高,但是恰巧,方星河都不缺。
并且,其實就本心而言,方星河有一種強烈的沖動把十三鷹寫在一本青春回憶錄中。
接觸的時間雖然不久,可是這幫貨的二逼、真摯、沖動、快樂,讓他體會到了難得的鮮活,將他長期臥床自然滋生的沉沉死氣沖刷一空。
寫他們,也是方星河自己重走青春路。
至于青春群像的受眾,更不用擔心。
之前的部分文章對他們略有勾勒,讀者反響熱烈,暴富多余掏襠房大膽盧婷婷都有不少人喜歡,真正全面細致的寫出來之后,肯定有大賣基礎。
如果銷量能夠沖擊2000萬,那對方星河的好處也是不言而喻的——這是傳奇路上至關重要的一步。
經過再三斟酌,方星河最終定好了框架:就寫身邊人,寫青春群像。
風格上類似《那些年》,有明確的愛情線,但是因為男孩比女孩成熟得太晚而遺憾錯過,沒有車禍癌癥等意外因素,只有各種現實。
現實就是父母的高壓、學校的管制、朋友們的慫恿、男孩的遲鈍好面子、女孩的敏感多慮……
隱藏在暗處的核心則是:青春的遺憾幾乎是必然,不成熟的我碰到了自以為成熟的你,愛得純真熱烈,卻脆弱得經不住一點風雨。
如果能以最詩意的語言將這場青春期最大的錯位展現出來,《少年的我們》完全可以成為里程碑一樣的經典。
所以方星河沒有寫自己,而是寫了小方。
驕傲莽撞自負的野性狼崽子,而非現在的矛盾結合體。
作為青春文的主角,小方沒那么帥,但是極有魅力,可這種魅力是脆弱的、單純的、變幻莫測的。
在簡單的環境中,他能擺平除了感情以外的一切事情,可是隨著世界變得越來越復雜,男孩開始受到磋磨,盡管什么打擊都磨不平他心中的棱角,可“失去”卻始終如影隨形。
從高中寫到社會,從他的意氣風發寫到社會的毒打,結尾借鑒《那些年》,十年之后,女主角嫁為人婦,為所有人的青春畫上一個句點。
從婚宴后的最后一場酒局里出來,小方獨自走在江橋上,搖搖晃晃,唱著ktv里沒唱完的最后半首歌,忽然一屁股坐在欄桿旁,哆哆嗦嗦的給自己點一支煙,深深埋下頭。
一點火星忽明忽滅,搖搖欲墜。
……
故事就這么簡單,寫起來難度不大,是以,在1月中旬,初稿就已成熟。
2月中旬,在方星河出發之前,二版定稿。
由于實力的提升,也因為結構上的簡單,《少年的我們》沒有三稿了,這種完全不需要隱藏信息的簡單結構,只要文字的張力足夠,輕輕松松就能觸動人心。
最大的證據就是掏襠——方星河給他看了初稿,沒心沒肺的小二逼渾渾噩噩了好幾天,一想起來就唉聲嘆氣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