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實話是,不想。”
方星河攤開手:“從賺錢的角度講,我不稀罕北美市場,盡管它是全球最大單一市場。”
“意思是,從其他角度講,你需要好萊塢市場?”
鞏俐看得很明白,一語道破核心:“比如,建立文化陣線和文化自立層面的意義?”
“是。”
方星河干脆點頭,不做虛偽掩飾。
“我喜歡影視劇的原因,從來都跟錢沒關系,所以我需要全球的每一塊重要市場,不管喜不喜歡。”
“你這孩子真矛盾。”
大姐姐心疼了,嘀咕著:“圖什么啊……”
圖什么,事業和成就感唄。
謀子就很理解這種狀態,他現在也是真不在意錢。
“那真得好好應對,不能隨著心情拍。你都有什么備選?”
方星河掰著手指頭數:“一部大制作電影級的仙俠劇,一部以霍去病為主題的戰爭史詩電影,一部已經可以pass的現代動作片,一部偏向于炫技的意識流文藝片,一部專門用來對抗韓流灣流的現代偶像劇……”
“嚯!想法真挺多!都有本子?”
謀子嚇了一跳。
不過他很快就擺了擺手:“有沒有本子都不合適,總感覺路子歪了。”
鞏俐也幫腔:“你得以電影導演的身份出道,偶像劇仙俠劇可以放到后面,先搞電影。”
這年月,電影導演的地位比電視劇導演高出不知道多少公里。
韓國忠武路,日本六本木,美國好萊塢……全球都一樣。
鄙視鏈一直深入到民眾心底,沒必要在這種小事上與全世界對抗。
謀子接口:“霍去病也不行,中國古代戰爭片,既不具備沖擊全球高票房的潛力,也沒有獲獎可能,除非不寫實,繼續打。”
“文藝片……”俐姐沉吟片刻,忽然問:“能描述一下主題嗎?”
方星河搖頭苦笑:“描述城市邊緣人群生活的小眾文藝片,哪有什么明確主題?算是我本人某一特定階段的寫照吧。主要是想在拍攝技法上炫一下……”
“那也不適合作為第一部電影。”
鞏俐當即否決。
她的態度有些絕對,但這恰恰是全心全意為方星河好的證據。
謀子打圓場:“其實文藝片的思路是可以的,你的出道首作,第一個核心條件是國際化,或者叫面向全球,那就只有兩條路——要么追求票房,要么追求獎項。
總得有東西證明你拍出了一部好片子,對吧?
但現在的問題是,適合你的年紀、又能面向全球的商業題材實在難找,拍一個偏文藝的愛情電影,絕對是最好的選擇。
如果故事好也拍得好,說不定能夠實現口碑票房雙豐收,復制小李子的路。”
他沒敢說復制《泰坦尼克號》的路,那也太扯了。
“對。”鞏俐表情嚴肅,“你不要小瞧年紀的問題,你現在演青年都嫌早,臉太帥也太嫩了。”
方星河當然知道。
年紀和面相,能夠超越演技本身,去影響觀眾的代入感。
以他的逆天顏值,人設稍微有一點不對,分分鐘便會出戲,使觀眾只注意臉而不相信劇情。
他之所以想拍仙俠劇,就是為了規避這個缺點。
“我也是真沒辦法,總不能不當主演,繼續給人做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