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他,其實跟方星河想要的風格不是特別對路。
但是轉念一想,刨開港臺歐美的攝影師之后,剩下的所有人選里,好像真就趙小丁是最能理解方星河意圖的那位,別人更差意思。
老婁和老賈的御用攝影師也不賴,可以作為備選。
再往下扒拉好久,才能輪得到寧浩。
這哥們名氣大,腦子也靈活,但核心身份是導演,那幾部經典的攝影風格核心,是由杜杰奠定的,找寧浩當攝影師純屬想當然。
鞏俐這才罷休,轉頭問方星河:“編劇、導演、男主和投資你都自己來?金額打算上到多少?”
“5000萬?”
方星河隨口說出一個數字,謀子不由搖頭苦笑:“哪里用得了!”
“我的片酬不得4000萬加分紅……”
方總說到一半,忽然想起來,這片子是自己的全資公司全額投資,好像不用搞那么麻煩?
想了想,改口。
“那應該800萬就能拍得不錯了,預留出迅哥的片酬,剩下的都是拍攝費用,至于我個人……”
回憶了一下相關的稅務知識,方總很快有了打算。
“象征性的1元片酬+50%創作分紅,多少也能省點個人所得稅。”
“噗!”
鞏俐姐被逗笑了:“你又不在乎繳稅!”
“我確實不在乎多繳點稅。”方星河聳聳肩,“但這不是小成本大回報更好聽嗎?”
是的,這才是核心理由。
從病床上爬起來的大方對于金錢早已失去了敏感,但裝逼的需求始終都在。
將魔改版《少年的你》做成一部小成本的個人作品,最終實現票房與口碑的雙重勝利,更能讓世界認識到他的才華。
這個事兒應該問題不大,畢竟,他打算開掛……啊不對,好像從來都沒有關過。
和謀子俐姐聊到盡興,又拜托她找了一個合適的制片,方星河回到自己的別墅,打開了星光面板。
面板里,躺著十幾億星光。
這玩意對于方星河的基礎屬性而言,早已失去了作用。
但這并不意味著它沒用——新出現的職業面板里,有一個從來沒有使用過的功能,靈感。
燃燒星光,激發靈感。
具體有什么用?
現在就可以知道了。
方星河端坐在書桌前,面前是電腦,已經打開一個word文檔,標題正是《少年的你》。
這名字還不錯,正好和方星河的《少年》系列一脈同源,可以用。
選定編劇職業面板,隨后,開啟靈感燃燒。
大腦里好似蕩起一聲轟鳴,緊接著,數不清的想法呼啦一下子冒了出來。
它們從那些大腦褶皺的細碎角落里冒出頭來,歡呼著涌向精神海,并未對方星河造成任何壓力,卻帶來了極致的清晰。
前世看過的《少年的你》的劇情,以一種相當明確且隨和的方式,出現在方星河本身的劇作思路中。
他下意識的開始敲打鍵盤,對劇本進行再創作。
這不是對著原版電影扒劇情,而是梳理心中更好的詮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