奧斯卡和金球獎的評委們,是時候正視這樣一位超級天才演員的存在了……”
同期排名第三的電影原本不值得任何版面,但方星河的存在感再結合太子譽的影響力,成功吸引到了大量的贊美和抨擊。
而又由于方星河的表演毫無可以指摘之處,所以反對方的媒體拋開內容不談,將火力集中到了意識形態上面。
《洛杉磯時報》的影視專欄一哥,肯尼斯·圖蘭,率先在這個領域開了第一槍。
“這是一部充斥著莫名其妙自嗨感的大爛片。
它既不夠文藝,也不夠商業,站在中間扭扭捏捏的左顧右盼,這也想要,那也想要,結果不倫不類的惹人嫌。
我完全理解不了張毅謀的想法,他用了整整110分鐘來渲染這場刺殺的正義性,然后在最后十分鐘拉出來一坨臭不可聞的狗屎。
對此,我感到極度的憤怒,我覺得自己受到了愚弄。
不,或許,他正是想要愚弄我們。
大一統王朝的必要性和正確性到底體現在哪里?
為什么要用如此荒謬的理由來讓無名轉變態度?
看到字幕的那一刻,我甚至不再憎恨無名的懦弱和軟蛋——最起碼他揮劍了——我開始憎恨導演和編劇的矯情、虛偽、惡心。
是的,無名的失敗讓我憤怒,而無名和太子最后釋懷的一幕則讓我惡心。
!
那可是你的仇敵!
他滅掉了你的國家,殺光了你的親人和朋友,將你們的頭顱吊起來示眾,而你們卻原諒了這一切?!
why?!
在我們正常人的樸素思維中,有仇就要報,暴君就該死,任何冠冕堂皇的宏大理由都不能折迭我們的自由。
是的,復仇是我們的權力,憎恨是我們的自由,而絕不原諒他應該是我們的底線。
然而張毅謀導演則突破了這種底線,他用一種最可笑的方式,將所有人的努力都化為一場荒誕的表演。
因為秦始皇統一了六國,所以他就是民族功臣?
這是何等扭曲的思想!
東方大國飽受shzy神棍思想的荼毒,他們的人民已經徹底被洗腦成了愚民,開始對著最殘暴的統治者歌功頌德,悲哀,這實在太悲哀。
到底什么是大一統?
本質上就是最殘暴的統治者殺光了所有對手,然后向殘存者宣布:以后我們就是一家人了。
但你們真的是嗎?
不同的民族,不同的習俗,不同的語言,不同的文化,在暴力的捏合下混雜在一起,不許反對、不許抗拒、不許提起、不許探究……
你們到底是哪一種家人?
在真正聞名的世界里,英國人絕對不會將法國人視為家人,德國人也不會將波蘭人視為家人。
戰爭和屠殺一旦發生過,就不會再回到從前。
任何冠冕堂皇的宏大理由都不能將錯扭曲成對。
我忍不住發自內心的感慨,這個國家是何種的病態與殘酷!
今天我們美國人民所習慣的一切,他們都沒有,沒有言論自由,沒有人身安全,沒有獨立思想,只有一頂‘大一統文明古國’的帽子,高高蓋在頭上,嚴嚴實實的擋住陽光,可惜,一下雨就漏水。
《英雄》乍一看是一部精彩的大戲,可它的結局充分暴露了導演和編劇等核心主創心中殘留的封建思想,他們好像還活在清朝,腦袋后面的辮子剪去了,心中的辮子始終殘存……”
肯尼斯·圖蘭的突然開噴,好像打開了潘多拉魔盒,使得正常的炒作變成了一場混亂的攻訐。
情況,開始變得一發不可收拾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