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2001年為節點,到霉菌撤出仲冬,正是一個集權到松權的完整輪回。
而方星河的新文章,正好在集權初期橫空出世。
美國政府(或者形容為兩派)選擇了冷處理,即:官方不下場,隨便你們吵。
其標志性信號是,美國槍械協會從始至終未發一言。
方大膽的嘲諷多刻薄啊?
“砰的一聲,持槍自由因此誕生。”
作為全美最牛逼最暴力最悠久的民權組織,槍協想收拾誰都不怎么發律師函……寄子彈多省心?
但是這一次,他們一聲沒吭,抗議都沒有一句。
美國上層的態度由此可見一斑。
文化界和傳媒界自有默契,以鼓吹和贊揚為主,很快就引發了社會性質的大討論。
文章太深奧,百姓看不懂?
沒關系,咱們有的是評論員和脫口秀演員。
艱深復雜的文章很快被拆解為一個個簡單易懂的口號式宣言,讓看不懂文章內核的人也能理解再讓個人自由主義蔓延下去的危害。
美國佬百姓當然不會全面認同,該反對的還是要反對,可是,最起碼在媒體層面,咱方哥早已正式成為“新生代超級文學新星”和“犀利大膽睿智的文化意見領袖”。
事情的發展,魔幻到了不可思議難以置信的程度。
方星河嚴厲批評了美式自由,大肆嘲諷的同時,用一句“動物世界”高度概括了泛文化界的蠅營狗茍。
但美國那邊普遍視其為“敢于直言且有深邃智慧的意見領袖”。
方星河高度贊美了中國意識,總結出大一統思想在中華文明基因中的核心地位,兼具壯美和對未來的強烈希望。
但在國內,大部分文化精英瘋狂跳腳,普通百姓要么不理解,要么不認同。
受此影響,《英雄》的票房走勢也開始變得極端起來。
在美國,放映規模迅速擴大,從1000塊暴漲到1680塊。
終于在上映第二周,來到票房榜第二的位置,縮小了與《指環王》的差距。
在中國,票房在上映12天之際,忽然有了一個較大幅度的回落。
既不認可《中美方世》,也不喜歡謀子版結局的國內觀眾,觀影熱情明顯萎縮。
聽起來實在離譜,但這又很真實,極具諷刺意義。
當然,方哥肯定沒慌。
不止他不慌,衛萍也嗅到了巨大的商機。
你們不是想看看國際版拍成什么樣嗎?
來,這就再割你們一波!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