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9章慶功宴上方逼王
《方星河硬剛陳楷哥!會議現場大打出手!》
一點節操都沒有的難度報,又賣爆了。
讀者看到標題的第一時間,手就已經在掏兜。
哪怕明知道是假的,不可能,也忍不住想要看看怎么回事。
當然,看完就后悔,想要rn退錢。
師姐把報紙帶進餐廳的時候,也是氣得不行,直攥拳頭。
“這難度怎么越來越惡心人了啊不然告他們吧天天擱這曬臉,寫的都是什么亂七八糟”
方哥反倒一點沒動氣,一邊喝著粥,一邊悠然掃了一遍全文。
唔,除了動手是純純的噱頭,別的細節都挺準確的,看來是有參會人士透露了詳情,然后被作者夸大了三分。
春秋筆法之下,方星河被描述得像一個惡霸一樣,目中無人,不尊重前輩,得志便猖狂。
作者極其憤怒的為楷子鳴不平,聲聲泣血。
“陳楷哥導演作為全世界首屈一指的電影大師,為中國電影在國際上的藝術價值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。
前人栽樹,后人乘涼。
任何一個后來的電影人都理應感激陳導對于中國電影的推動和拓展。
甚至可以說,如果沒有《黃土地》和《霸王別姬》,方星河有沒有機會成為電影演員都存疑——當市場不夠健康,瀕臨死去,沒有任何人能夠從中獲利。
但是這樣一位德高望重的前輩,卻慘遭小人當面羞辱,令人憤慨萬分,又悲痛莫名。
發展電影市場確實離不開商業片和商業巨星,但發展文化產業最重要的永遠是德行!”
巴拉巴拉,一頓挑撥情緒。
又雙叒叕管用了。
時至今日,喜歡方星河的人和恨他的人基本已經固定,剩下的龐大中間群體隨著具體事件來回搖擺。
恨他的人不用提,有點動靜就高潮。
中間群體倒是有一點抗性了,不再那么容易被挑動,但也愿意看看他的樂子。
00后的z世代肯定理解不了現在的狀況——咱方哥都如此牛掰了,為什么討厭他的人仍然遠遠大于喜歡他的人
因為在這個時代,你不崇洋媚外,你就是特例。
如果還瞧不起港臺,那就是怪物。
再加上貶斥自由和民主,可稱道敵——吾道之敵。
這種情況,是特殊歷史階段特有的中國國情。
嚴格來講,從改開直到2016年之前,國內從不曾存在真正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,只有積極派和消極派之分。
包括那些國之棟梁在內,所有做事的人都是咬牙硬挺,靠理想驅動,以熱血抗壓,沒有誰敢篤定地相信咱們真行、相信咱們能贏。
而不做事,只在一旁指指點點的人,更是堅定地認為中國一定不行。
互聯網大潮伊始,自以為看到了世界、看到了真相的那批人,吵鬧得最厲害,聲音也最大,由此帶來了轟轟烈烈的自反浪潮。
在這樣的背景下橫空出世,方星河必然站在大多數國人的反對面,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。
成績也好,榮譽也罷,只能讓黑子們更恨,讓文化精英更反,讓中立群體開心那么一小陣。
區區一千多萬的有效滿天星,在網上打架不可能輸,擱到現實里不可能贏,否則《英雄》的觀影人次就不可能只有2500萬,而應該是2.5億。
《英雄》的成功只是一小步,樹立真正的文化自信,仍然任重道遠。
方星河完全清楚這一點,所以,面對新的喧囂,他只是笑笑。
“告什么沒必要。”
“那就讓他們繼續這么跳下去啊”
“跳唄。”方哥聳聳肩,“如果都是歌功頌德的聲音,哪兒來的熱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