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查理馬上點頭:“yes,是這樣,美國那邊的熱度早都降到底了,主要就是因為吵不下去了。”
在北美,《英雄》的熱度只能說是勉強維持,全靠索尼的公關投入。
反自由主義的大潮倒是仍在持續,但發力點早已不在方星河身上,他回國沒多久,旗幟就被各路妖魔鬼怪接了過去。
畢竟方圣是中國人,媒體在需要的時候會為他搖旗吶喊,等到沖鋒的作用一盡,到了瓜分勝利果實的關口,馬上便是人家游盎自己人的表演舞臺。
美國傳媒集團的手法一點都不糙,他們默契地給方星河戴了一頂皇冠,一致夸獎那篇《中美方世》在文學哲學層面的價值,很快便實現了完全的一面倒。
在這樣情況下,自由陣營也不敢再去觸他霉頭,于是戰場很快分散轉移。
最好的文章,最牛逼的情緒,反而漸漸乏人問津。
取而代之的是各類組織、各路政客的各種口號。
所謂的操縱輿論,從來不是只有一種方法,美利堅在這方面玩得賊溜。
而令方星河感到最為魔幻的事情是,原來小懂在二十年前就如此愛逼逼。
他在節目里如此聲稱:“我和sr是很好的朋友,我的孩子們都很崇拜他,是的,我們志同道合,對很多事物有著一樣的觀點和看法,我們都不喜歡那種無序的自由,并且一致認為現在的美國簡直糟透了……你知道嗎沒有人比我更了解在這樣的環境下做一個斗士有多么艱難……”
額,是挺艱難的,節目播出之后毫無反響,嘲笑他硬蹭的聲音倒是有不少。
咱方哥也是好起來了,都能被小懂蹭上了……
不過北美個人熱度的驟降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,可以讓觀眾的注意力盡可能集中在《英雄》本身上,而不是圍繞著一個外國人的意識形態吵架。
電影因此吃盡了方星河的熱度紅利,以1000家出頭的放映規模慢悠悠地收割著票房。
直到2月底,進入平靜期。
或者也可以形容為蓄力期,因為,北美進入了一年一度的頒獎季。
“我們什么時候出發”
王查理對此特別雀躍,滿臉都是蠢動。
一旦boss在美國拿獎,他也算是光宗耀祖載譽歸家了,那感覺自然格外不同。
“慶功宴之后。”
方星河抬手看了一眼日期——手上戴著的是功夫皇帝送的百達翡麗。
今天是26號,慶功宴安排在了28號,規模之大,堪稱史無前例。
比如,在全國媒體都在追蹤報道“方陳之爭”這條驚天大新聞的時候,仍然有接近三分之一的娛樂版面分給了《英雄》的慶功宴。
《日本超級大導北野武將赴英雄慶功宴!》
《韓國第一女團ses將在英雄慶功宴上表演!》
《謝庭鋒:不,我不會參加》
《房龍或因行程無法赴宴,授意媒體代為轉達祝賀》
《臺媒酸言酸語:英雄慶功宴浮夸虛偽,不去也罷》
《陳楷哥導演直言不會參加,又稱方星河這種混混不值得尊重》
慶功宴和方陳沖突夾雜在一起,共同構筑了近期國內娛樂新聞的主基調。
一方面,是方星河在業內輿論場上的節節敗退。
一方面,則是方星河在商業場景中的輝煌。
這倆玩意兒在后世絕不沖突,可在當下,沖突得厲害。
2003年,文藝片才是業內的鄙視鏈頂端,商業片狗屁不是,小剛炮蟬聯了好幾年的票房冠軍,可到了開會的時候都不配和楷子搭話。
所以《英雄》的爆炸成績絲毫不影響所謂藝術家們的居高臨下,而在商業層面,又實打實的影響力巨大。
在這樣的混亂中,慶功宴如期召開。
2月28日,釣魚臺賓館,娛樂圈迎來了今年最大的盛典。
從下午開始,擺在外面的紅毯便一直星光璀璨。
內地稱得上腕兒的明星,基本全來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