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基于上述理由,我們的發力點應該集中在【最佳外語片】和【最佳男配角】兩個核心獎項上。
對手分別是德國電影《無處無男》,一個沒怎么投入公關費用的簡單對手。
以及克里斯庫珀和艾德哈里斯,兩位分別背靠caa和wa的美國本土演員。
但我們是否能夠拿獎,其實早已不取決于對手本身。
我們實際面對的是一股巨大的、長期沉淀在好萊塢內部的、具備一種隱形敵意的潛在反對力量。
這使得我們的公關行動舉步維艱。
甚至,我們還有三個擺在明面上的正式敵人——運作《指環王》的新線影業、運作《鋼琴家》的焦點影業、以及運作《芝加哥》的米拉麥克斯影業……”
聽到米拉麥克斯,方星河不由挑了挑眉。
好萊塢“韋恩斯坦時代”的締造者,公關教科書,哈維韋恩斯坦及其弟弟鮑勃韋恩斯坦嘛,大名如雷貫耳。
在某種意義上而言,哈維是國內水軍的祖師爺。
他的很多思想、手法、操作,深刻而長遠地影響著整個行業,直到被ai自媒體時代顛覆。
方星河不是很了解這個人,只是出于學習需要,了解過很多他的操作案例。
對《芝加哥》的記憶,正是得自于此。
現在,終于有機會親自對上了,方哥興致高漲。
“你的意思是,哪怕我們沒有直接競爭,他們仍然會視我們為對手”
“他們已經在搞破壞了。”
杰夫特別無奈的攤開手。
“哈維兄弟的名聲非常惡劣,他們可不會考慮你的獲獎可能,只會將所有潛在對手都打倒在地,再踩上一腳,以此來確保萬無一失的概率。”
方星河點點頭:“所以,目前市面上對我們不利的新聞……”
“三家都有份兒,但哈維咬得最兇。”
杰夫單獨拿出來一份文件,遞給方星河。
“比如在最佳導演的競爭中,哈維向導演協會拼命夸大您的作用,貶低張導的發揮。
而在最佳影片的排除異己過程里,他又抨擊您和張導主次不分沒有平衡好功夫和人文……
總之,這家伙在專場放映和招待會里瘋狂撕咬我們,將我們原本就一般的學院人緣拜得差不多了。”
方星河適時接口:“而你們的經費,總是得沒那么有效。”
“……”
房間里頓時靜了下來,工作人員們難堪低頭。
杰夫干笑著承認:“在招待這方面,我們確實不如哈維更有辦法,人和人的下限是不一樣的……”
方星河聽到最后那句話,心里一動,感覺好像是觸碰到了好萊塢長期存在的暗面。
具體不能提,也沒有必要提,外人想在好萊塢拿獎,終歸還是得有自己的辦法。
“ok,目前的形勢已經完全清晰了。”
帶著一種強烈的鄙視,方星河開始做總結……或者叫做,決策。
“傳統的方式太慢太笨,也難以打消評委們對我們根深蒂固的敵視。
如果繼續以學院委員作為公關核心,比如推動斯蒂芬亨特等己方影評人進行好友公關,只會陷入對手的污蔑陷阱里,浪費太多心力用于自證和證明。
這就是沒有找對公關核心……”
杰夫聽懵了。
不公關學院委員,那去公關誰
投票的正是那一位位成員啊!
但方星河接下來的話,讓他感到了一種振聾發聵——美國沒有這句成語,但感受是共通的。
小刀拉屁股,真他媽開了眼了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