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大滅絕的確具有周期性,原因大約與地球軌道周期有關,每到一個時期就會氣候驟變,導致滅絕,但這些都是科學家的猜測。”周渡岑雖然嘴上不滿吳羽倫,但還是回答過后才繼續敘述,“第一次發生在4億多年前的奧陶紀,就像詩里說的一樣,當時海生無脊椎動物非常繁盛,鸚鵡螺是霸主物種,氣候驟變導致大滅絕之后,85%的物種消失,鸚鵡螺也淪為普通的物種。”
“隨著大量物種的退場,以魚類為主的脊椎動物空前繁盛,泥盆紀晚期,出現了兩棲類,動物從此踏上了陸地,詩里提到的螈就是登陸物種的代表。第二次大滅絕也隨之發生,海洋生物再次遭受重創,78%的海洋生物從此消失,陸地的時代開始了。”
“但初生的陸地物種并不完全屬于脊椎動物,由于空氣中氧含量很高,氣候濕潤,昆蟲空前活躍,因此那個時代也被稱為巨蟲紀元,詩中的巨型蜻蜓就是那個時代的代表。接著就是二疊紀的第三次大滅絕,2.5億年前,90%的物種從此不復存在。之后由于氧含量持續降低,只有體型小的昆蟲才存活下來。但同時,爬行動物有了更大的生存空間。”
“第四次是爬行動物大滅絕,但其中的恐龍卻留存下來,并異軍突起,成為霸主物種。在統治地球八千萬年后,出現了白堊紀大滅絕,也就是第五次大滅絕,恐龍大滅絕,哺乳類動物隨之得到了生存空間,向霸主物種挺進。詩里將這兩次大滅絕合二為一了。”
沉默。
良久后,周渡岑才提醒道:“五次,我說完了。”
大家這才反應過來。
“你剛剛說,有人認為是六次?”吳羽倫問道。
“嗯,但我并不認可。”周渡岑點頭道,“他們所謂的第六次大滅絕,就是現在,人類成為霸主后對其它物種造成的生存擠壓。不可否認,生物滅絕的確存在,但從規模和程度上來講,人類活動造成的影響依然遠不及自然本身的力量。很多人這么定義,大概只是為了符合6000多萬年的周期而已,感覺大滅絕該來了。”
吳羽倫咽了口吐沫:“你是說……距離恐龍滅絕,剛好已經過了6000多萬年,一個滅絕周期?”
“6500萬年。”
“……這還真是……一個精巧的巧合呢……”吳羽倫擦了把汗,轉望艾東和程文月,“有種聽鬼故事的感覺,哈哈……”
但兩個大人卻都神色凝重。
“你們兩個……”吳羽倫看著二人的樣子,也越來越笑不出了,他低下頭,后背滲出絲絲涼意,“詩歌已經恢弘到這個層級了……想也沒用的,就當是個情感抒發吧……把生物史給我,我也能寫出來的……”
“有關滅絕的原因。”艾東忽然問道,“全部都是氣候突變?”
“嗯。只有恐龍那次,有人猜是小行星撞擊。”
“……我有一個……令人不安的幻想……”艾東思索片刻,忽然搖了搖頭:“算了,只是幻想……連猜想都不算。”
“別這樣。”吳羽倫拽著艾東道,“你都說了……”
“還是別說了。”艾東也有點后怕地看著吳羽倫,“這是個幻想,完全沒任何依據,說出來只會讓人不安。”
“你趕緊的……”程文月抓著艾東的肩膀,藏在他身后,“你娶了這個老婆才是最不安的好么。”
“……”艾東再次沉吟片刻,沖周渡岑道,“那些氣候突變,是短期發生的么?”
“不是的,是個漫長的過程,好幾百萬年。”周渡岑抬頭望著漫天星辰,“氣候每時每刻都在變化,只是周期長達百萬年,我們感受不到罷了。”
艾東也隨之抬起頭。
星空璀璨。
他卻感到不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