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禮平走后,陳及冠回到宿舍,卻沒有著急睡覺。
多日不曾洗澡,他感覺自己身上都有些臭,不洗個澡實在不舒服。
不管是前世還是今生,他都格外愛干凈,身上不潔凈,做任何事都不得勁。
拿上換洗衣物,他來到灶房,灶房自然已經熄燈,王嬸兒已經休憩。
推開門一看,萬幸鐵鍋里還有熱水,看了眼灶洞,里面隱約還有火星,怪不得水一直是熱的。
私塾是有專門的澡房的,這一點設計的相當人性化,比之在家里洗漱還要方便。
陳及冠找到木桶,用葫蘆瓢裝滿水,將木桶里的熱水提到澡房。
澡房就在茅房不遠處,雖然有澡房,但里面的設置卻很簡單。
一張草席墊在地面上,旁邊有兩根木桿,用來放衣服。
大戶人家洗澡可不會如此簡陋,通常有一個木制浴桶,還有屏風用作遮擋。
熱水里面還會加上草藥花瓣,甚至洗澡都不用自己動手,會有婢女幫忙。
當然,普通百姓自然沒這么多講究,甚至小池村的陳家族人連澡房都沒有。
想要洗澡的話,只能用木盆在屋里面洗,有些灑脫男子則直接抹黑在院子里洗。
私塾里的條件算是相當不錯的了。
可不管怎么說,古代對于洗澡是十分重視的。
《禮記·聘禮》中記載:三天一浴,五天一浴。
意思就是三天一洗頭,五天一洗澡,官方休沐的說法,就是讓官員有時間回家洗澡。
古代已經很注重個人衛生,甚至專門有個節日,叫做上巳節。
上巳節就是號召人們在春季洗澡預防疾病,在西周的時候這種儀式就變成了一種習俗。
因為洗澡已經滲透到了社會的各個方面,所以人們對洗澡有了更深刻的認識。
并不是將洗澡簡單的看作是潔身凈體,潤膚養生,而是一種莊重的儀式。
歷史上最有名的洗浴場所就是華清池,這是唐玄宗與楊貴妃沐浴的地方。
配備了兩耳銅壺,銅浴盆,擦背浮巖,木屐,銅燈,圓漆浴凳等一整套的洗浴設備。
可以說,每次洗澡都是大量銀兩在消耗。
陳及冠腦袋里一邊準備洗澡前的準備,腦海里閃過這些書上看到的知識。
讀書還是有用的,至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聯想到書中的內容。
點燃蠟燭,將木門關上,他將身上的長袍,里衣,底褲一一脫掉,露出修長精壯的瓷白身軀。
初春的夜晚是很寒冷的,陳及冠卻還能適應,總感覺自己自從練了站樁之法后,身體抗寒能力得到大大增強。
平日里雖然沒有穿棉襖,但手腳依舊暖烘烘的。
看來日后還得加強站樁的時間。
這個念頭一閃而過,可陳及冠有有些苦惱,站樁之法好是好,可他的胃口也隨之變大。
每日幾個紅薯土豆壓根不頂飽,甚至他能察覺到自己雖然在變高,可也越發消瘦。
今晚他可吃了不少,桌上剩余的飯菜幾乎都被他一個人掃光,看的夫子和文兄目瞪口呆。
至于張氏,則是滿心心疼,讓他日后不要如此拘束見外,大可以和他們一起用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