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日的傍晚,夕陽的余暉為大地披上一層暖橙色的薄紗。
天空中,原本湛藍的底色被夕陽染成了一幅絢爛的畫卷,從橙紅過渡到淺粉,再到淡淡的紫,色彩交織,如夢如幻。
遠處的山巒在余暉中變得柔和而神秘,輪廓被鑲上了金邊,與天空的色彩融為一體。
山間的樹木,葉子已被秋意染上了金黃、橙紅,在微風中輕輕搖曳,似是在與夕陽道別。
陳及冠懷里揣著兩本書籍,從教諭的書房走了出去。
這兩本書籍是教諭多年來的珍藏,很少在書鋪中流通。
而類似的書籍,教諭還有很多。
這就是古代知識的壟斷,一個普通人想要通過讀書往上攀爬,難度是無法想象的。
別人唾手可得的書籍,其余人卻窮其一生不可得。
還好陳及冠的運道一向不錯,剛來縣城沒多久,就拜了教諭為師。
當然,哪怕沒有拜教諭為師,他也可以去方景河家里借閱。
說起這件事,上次方景河答應自己之后,他還沒來得及去他家里拜訪。
實在是沒什么時間,上次休沐全部被耽擱了,只能后面再找時間。
此時已經到了放學的時間,射御學習結束后的學子們拖著疲憊的身子準備回家。
方景河三人一直在等他,見他出來后,立馬迫不及待問道:“冠弟,你是否拜教諭為師了?”
陳及冠笑著點頭,“承蒙師父看重。”
三人又是羨慕又是高興,可以說陳及冠已經半只腳踏進太白書院了,這可是方景河都沒有的機遇。
當然,方景河畢竟是縣令兒子,而且在府城也有關系,要是能考上秀才功名,想要進入太白書院還是有機會的。
三人聊了一會兒,便收拾書箱,一同走出縣學大門。
回到家,陳及冠也給阿姐說了這個好消息,陳招娣雖然有些不懂里面的門道,但知道教諭是很厲害的人物,高興的準備晚上多燒幾個菜。
“姐夫怎的沒在家?”陳及冠一邊教小平安走路,一邊問道。
小平安如今大半歲,在充足的奶水供應下,身子骨逐漸結實,能夠扶著椅子或者墻壁走兩步。
而且聲帶也開始發育,不再是咿咿呀呀,而是說一些聽不清的話。
陳招娣的聲音從灶房傳出來,“去看食肆去了,他說不盯著那些工匠裝修不安心,怕他們偷工減料。”
陳及冠繼續逗著小平安,蹲在他面前,輕聲道:“小平安,叫舅舅,舅~舅。”
小家伙蹣跚撲到他懷里,仰頭看著他完美無瑕的瓷白臉蛋,咧開嘴角,露出小巧可愛的門牙。
“舊......舊!”
兩個聲調拉的很長,帶著嬰兒獨有的稚嫩聲音,語調有些怪,卻讓陳及冠喜出望外。
輕輕摟著白白胖胖的小家伙,溫聲細語道:“平安,再叫一聲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