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翻開一頁,不由眼睛瞇起,先秦小篆?
怪不得這卓不凡說認字就用許久,秦篆可不是誰都能識得,雖然大宋民間識字率比較高,但那也只是指普通用字,稍微難雜點,依舊許多人不識,更別提秦篆。
并且秦纂也不是普通開蒙過的人就能接觸,便算真正的讀書人也不認得幾個,科舉正途,三甲出身,也未必認識幾字,這東西得專門研究的人才識得全。
卓不凡得到這劍經還不是宋境,而是遼國之內,山海關外,東北的太白山中,遼國認得秦篆的便更少了,這么些年下來,他能翻譯并練習,其實已經頗為不易。
這劍經外皮沒有名稱,打開第一頁便是總綱,言語之間極為晦澀,也都不是當下正常使用的市井白話。
字是秦篆,話也是古時的那種語言,但這還并非最難的,最難的則是斷句。
沒有標點,無數字堆積在一起,總綱又不比劍譜有圖有字,字數較少,總綱足足幾百上千字,這種古時言語,即便叫讀書人斷來,也有些難度,對卓不凡這種江湖之人就更不要說了。
他又不想泄露劍經出去,估計一點點摸索,分開找人詢問,不知道多久才讀懂這些。
趙倜繼續往后翻,這時出現圖譜,而下面敘述解釋的文字依舊古時語言,不好琢磨。
再翻幾頁,還是如此,趙倜不由搖了搖頭。
怪不得卓不凡剛才那般說,這種古譜,沒有師父教導,自行想辦法識文斷句,再揣摩古語之意,簡直無比耗費時間。
而且還容易揣摩錯了,練得偏差都極為可能,再加上天資悟性之類,卓不凡這些年沒練完此劍譜倒也不算奇怪。
而且他可能連劍經后面的文字都沒有全部翻譯完,想暗中記下,卻又不識,至于只記字形,又怕出錯,畢竟記字形和記字可是兩回事,而且還有圖譜存在,所以才一直把劍經貼身帶著。
趙倜想了想,也未細看,直接揣進懷中,道:“既然你資質不行,別說徹底參悟,練都沒有練完,那不妨給本座研究便是了。”
卓不凡看見書冊被揣起,未免難受,但此刻哪怕再不愿意,也無了辦法,已是如待宰羔羊,只能保命為上。
他氣憤道:“既然劍經你已拿走,該放我三人離開了吧?”
趙倜想了想:“這劍法沒有名字嗎?”
卓不凡搖頭:“我拿到時就是一本封面沒字的皮冊子,里面也沒記載名稱。”
趙倜思索道:“將找到這劍經的經過詳細敘述一遍,再畫張地圖出來。”
卓不凡道:“你,你要干什么?那地方無什么特殊,還畫地圖做甚?”
趙倜并不答話,示意白戰周侗,兩人立刻上前將卓不凡拉起押走。
接著他看向一旁黑布袋里坐著的女童,女童此刻神色驚惶,臉露懼怕。
趙倜見狀笑了笑,對鳩摩智和霍玲瓏道:“把這靈鷲宮女童帶去房中,我有些話問她。”
:<ahref="https://u"target="_blank">https://u</a>。手機版:<ahref="https://u"target="_blank">https://u</a>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