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很可能涉及到英雄事跡...
自己這個市委一把手,哪怕是為了蹭熱度,也得抓緊趕過去,將主要領導的“溫暖”關懷、親切問候帶到老孫那里去。
隨著丁家成和市長吳全的離場,在場的眾人也紛紛站起身離場,離開的時候,眾人相互間聊了起來。
“丁書記跟市長這是怎么了?這么著急,什么情況?”
“我剛得到的最新消息,可能是孫連成秘書長在光明區少年宮被燒傷了。”
“啊?他那么大領導,怎么會被燒傷呢?那少年宮得死多少人啊!”
“好像沒死人...”
“那就是孫秘自己倒霉?”
“聽說是因為孫秘書長最后一個撤離,被墜落物砸傷了...”
“嘖!這年頭還有這種事...你怎么知道的?”
“我侄子在市委辦,現在市委那邊都傳開了,市領導都在往醫院趕呢!”
......
漢東省委大院。
省長辦公室。
李達康看著手里省發改委的發展規劃,對坐在自己不遠處沙發上的省發改委主任林浩道:“老林,不是我說你,咱們的規劃思路得轉變轉變了。”
林浩身體前傾,雙手扶著膝蓋,一副認真聽領導講話的樣子。
“省長,我都聽您指示!”
李達康點點頭,道:“第一,咱們省的規劃得照顧到區域發展平衡問題。
漢東省存在一個什么情況?富的地方太富,窮的地方呢?又太窮!當然,相比于全國其他省份,譬如那個gdp排名第一的省份...那咱們省還算發展均衡的,可光這樣也不行啊!
你看看呂州市,現在gdp17000多億,巖臺市呢?只有3000億出頭!差距太大了嘛!
還有啊,你看看京州市,現在gdp才8000億不到,都快被呂州市拉下1萬億的差距了!這怎么能行呢?發展太不平衡了!”
林浩干笑一聲。
人家呂州市有自己的發展優勢,畢竟挨著申省,無論是加工業還是制造業,交通便捷,市場廣闊不說,生產成本還比申省低,申省外溢的好處幾乎都被呂州市吃掉了,人家當然富了。
不過,李達康這么說也情有可原。
畢竟他之前是京州市委書記,一直就跟呂州市委書記陸景和不對付...
現在他有機會拿捏呂州市了,怎么可能浪費這么好的機會?
林浩深以為然地點點頭,道:“省長,您說的是!我也覺得現在區域發展過于不平衡...”
李達康道:“說的是啊!長此以往下去,不利于團結啊!別的不說,就說這個呂州市吧,gdp比省會城市京州還高,這合理嗎?不太合理!全國各地都在提強省會戰略,為什么要強省會?就是要集中資源辦大事嘛!總是一盤散沙的,各干各的,那怎么能行呢?”
林浩表情有些麻木的點點頭。
全國各地確實都在搞強省會戰略,但漢東這地方...大家都各自為政上千年了,不也都挺富的。
更何況,京州要是把漢東的資源都集中起來辦大事...你想辦啥大事啊?
李達康干咳一聲,道:“總之,咱們接下來的產業和項目規劃,包括政策的制定,都要更均衡一些!對強一些的地方,他們自己本來就有錢,省里面何必撥那么多專項經費呢?
弱一點的地方,咱們多給些政策,多投些項目,這不也有利于全省的均衡發展嗎?當然了,京州市雖然在漢東也算很發達的地區,但因為強省會的原因,對京州這方面還是要適當扶持的...”
其實,李達康現在關照京州市,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幫現在的京州市委書記丁家成。
畢竟丁是沙瑞金的人,他這個省長不能沒眼力見。
何況,更重要的蘇哲還在光明區,自己的政策更得多往那邊傾斜...
至于說少給呂州市一些政策,這純粹是出于平衡區域發展的緣故,絕對沒有任何公報私仇的意思。
李達康一邊說著,一邊將林浩送來的漢東省發展規劃和項目安排涂涂改改了一陣子。
瞬間,呂州市就少了200億專項經費,丟了4個50億元以上的項目...同時,相關的稅收優惠也少了30多億...
這些資金一半被分去了京州市,另一半則被送到了巖臺、京海之類相對落后的城市,同時,還將這些市已經被否決的幾個項目又重新設立起來,反正都是從呂州市身上割下來的肉,李達康不心疼,甚至還割的很開心。
林浩看著修改后的項目規劃,有些為難道:“省長,這...陸書記看了以后只怕會提意見啊!”
李達康擺擺手。
“不管你怎么改都會有意見,陸書記的意見重要,其他市委書記的意見就不重要嗎?那丁書記會不會提意見?總之資源就這么多,陸書記也得服從大局嘛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