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般的大家族,有耕讀傳家之說。
就是占據大量耕地,生產大量糧食,養活自家大量人口,同時獨占大量書籍,傳承知識,這些書籍很大一部分都是書鋪尋不到的孤本,古本,這才是世家真正的底蘊。
而科舉,算是一種打破世家壟斷官場的手段。
但最初的科舉,不能說毫無用處,只能說微乎其微。
一方面雙方知識儲備量差距太大,普通學子能讀到的可能也就論語孟子之類,可這些世家子涉獵的書籍數不勝數。
另一方面,世家子吃穿不愁可以將絕大部分的時間都放在讀書學問之上,普通學子多半還要為生活奔波。世家子可以請名師教導,家族內還有族學,而普通學子只能去縣里最普通的書院,拜那些秀才都考不上的老童生為師。便是所謂的寒門學子,也不是普通平民學子能夠比擬的,畢竟寒門也是門。
身為現代人,宋言很清楚教育資源的多寡,對于一個學子的影響有多大,縱使考場維持絕對公平,考官不存在任何偏袒,可平民學子想要考過世家子也難如登天。
在其他世家削尖腦袋將子嗣送入朝堂的時候,崔家在做生意。
在其他世家,瘋狂占據土地的時候,崔家在做生意。
在天災人禍,其他世家拿出錢糧賑災博取名的時候,崔家在做生意。
在其他世家,花錢資助有才能的寒門學子和平民,擴張影響力的時候,崔家還在做生意。
論起家族勢力,崔家在諸多豪門世家中不值一提,但若是比起有錢程度,崔家可以毫不客氣的說在座的都是垃圾。
宋言咧了咧嘴:“崔兄莫怪,小弟只是好奇,崔家如此有錢朝堂上又沒什么勢力,為何還能存在到如今?”
這簡直是個奇跡。
莫說是朝堂上的那些饕餮,便是寧皇,真能忍受這么大一塊肥肉一直在眼前晃來晃去,而不吃下去嗎?
崔世安笑了笑:“其實這也不是什么秘密。”拿起酒杯,又狠狠的灌下去了一口,用袖子拭去嘴角的酒液崔世安這才說道:“崔家其實沒有表面上看起來那么有錢,崔家賺的錢,七成是人家的。”
“誰?”
崔世安指了指頭頂:“那位。”
宋言愕然,心頭一驚,這指的莫非是寧皇?
再看旁邊的呂老,趙老,面色沒有半點驚訝,顯然早就知曉這種情況。
“崔家賺的錢自留三成,七成送入皇帝內帑,自寧國建立到現在,一直如此。”
這就不奇怪了。
每年都有七成財富送給皇帝,不是國庫,是內帑,就是皇帝的私房錢,只要皇帝不蠢,都會好好養著這只會下金蛋的坤。
朝堂上的那些老狐貍都知曉崔家是皇帝的白手套,自是不敢刁難什么。
“更何況,崔家每一代都會有一名嫡女,入宮為妃……”
這是雙重保障。
這樣一位出身財神爺家的妃子,在后宮中地位自是很高的。
“可惜,從今以后就沒啦。”呂老揶揄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