剛上船的倭寇,甚至還沒來得及喘平了氣息,便驚覺左右兩側竄起數丈高的火苗,一個個頓時大吃一驚,疲憊的身子蹭的一下便站了起來,頗有一種垂死病中驚坐起的意思。
之前那平地驚雷也就罷了。
現在居然還能在海面上點火?
中原人什么時候有這般手段了?
不得不說,這些倭寇的見識終究是有些短淺了。
這是猛火油。
所謂猛火油,乃是中原古代戰爭中使用的,一種以火為武器的燃燒物,實際上就是石油。
許多人以為中原大地對于石油的發現很晚,實際上早在東漢時期,史學家班固在《漢書.地理志》中便有記載:高奴縣有洧水可燃。
此處說的應該就是水上有外溢石油漂浮,可以燃燒。
南朝范曄之的《后漢書.郡國志》亦有記錄:縣南有山,石出泉水,大如,燃之極明,不可食,縣人謂之石漆。
這里的石漆便是石油。
因石油水上可燃,遇水不滅難度特性,被大量運用于軍事方面,尤其五代以及宋金遼元時期,多稱之為猛火油。于中原之外的西方,則是將其稱之為希臘火,只是因為火藥在中原地區的成熟發展,猛火油并未像希臘火那般,持續了很長時間的輝煌。
至于這些倭寇,自是不知石油是什么東西,眼看著海面上居然升騰起滔天的烈焰,一個個呆若木雞。
這莫不是上天降下的懲罰?
“開船,快開船。”
就在所有倭寇全都被驚呆的時候,平田三郎的嘶吼劃破了沉寂的夜空,可能是因著極度的恐懼,便是平田三郎的聲音都變了腔調,嘶啞且尖銳。
不過這一嗓門終究是將諸多倭寇驚醒,哆哆嗦嗦的忙活起來。
偏生船只啟動的時候是最麻煩最慢的,尤其是在海邊的時候,海浪一波一波沖刷著海岸,更是將船只的速度降低到最低,怎能比得上猛火油的蔓延?
海風吹過。
呼呼呼的聲音宛若鬼哭狼嚎回蕩在每一個人的耳邊。
更有火箭如流星般劃過夜空,朝著倭寇的船只射去,這個時候,根本無人去在意什么命中率,無論是射中船只,還是附近的海面都是一樣的效果。
嗡,嗡,嗡……
霎時間,又是數十團火苗在海面之上竄起。
當第一縷火苗躍動到倭船的船帆,火焰就像被喚醒的惡魔,沿著干燥的帆布迅速蔓延。跳躍著,從一點點火星迅速擴展成熊熊大火,那火焰在夜風中呼呼作響,似是在憤怒地咆哮。
火焰像是饑餓的猛獸,貪婪地吞噬著一切。小日子驚恐地尖叫著,在船上四處奔逃,他們的身影在火光映照下顯得狼狽不堪。一些倭寇妄圖撲滅火焰,可火勢太過兇猛,剛靠近就被熱浪逼退,有的被火焰直接吞噬。烈火灼燒著身上的布料,黏連在皮膚上,眨眼間皮膚上邊被燒出一連串的水泡,然后水泡又迅速破碎,火苗開始灼燒里面鮮紅的血肉。
火苗點燃了頭發,那一道道身影,好似從煉獄中走出的惡魔。
大抵是很疼的。
有人承受不了烈火焚身的痛苦,縱身從船上一躍而下,試圖用海水熄滅身上的火苗,可海面上……也是火。
火勢越燒越旺,明亮的火光將海面都照亮了,波光粼粼的海面像是被鮮血染紅。海風呼嘯著助長火勢,畜生的身體在海水中扭動著,像是快要被風干的蛆蟲。
凄厲的慘叫聲中還夾雜著噼里啪啦的聲音,似是血肉在火焰的灼燒中爆開。
能成為倭寇的首領,平田三郎的實力毋庸置疑,他是這數千倭寇中實力最強的一個,即便是頭發已燒著,即便身上大部分的皮膚都已經被燒的不成樣子,盡管那海水滑過傷口帶來一陣陣難以忍受的刺痛,盡管四肢都已經不聽使喚,但平田三郎還是拼命扒拉著海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