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老林之內,白骨成山。”
“海邊附近尚能找到海船和倭寇尸體的殘骸。”
“寧平縣內,無人不怒罵楊嗣頁三人豬狗不如,直至今日楊嗣頁三戶人家一百多具尸體,還被曝尸城外,日日以屎尿溺之……”
“郭愛卿,這些調查,可夠?”
郭彥昌沒想到寧和帝的準備居然如此充分,一時不知該作何言語。就在這時,另一名官員站了出來,卻是隸屬于門下省的給事中李守善:“陛下,平民百姓大多愚昧無知,說的話做不得真。”
“若是楊嗣頁幾人當真和倭寇勾連,勢必做的極為隱秘,又怎會讓百姓知道?”
這位更是連演都不演了,明擺著要為楊家站臺。雖說楊嗣頁幾人已經死了,但若是真要揪著這件事情不放,那問題可就大了。
四周便響起一陣給事中說得對,有道理之類的聲音。
寧和帝抬眸瞥了一眼李守善,臉上的表情逐漸變的憤怒,幾息之后忽然暴怒起來:“平民百姓愚昧無知?莫非這普天之下就你李守善一個聰明人,是不是?”
聲音嘶啞,已經近乎咆哮。
很明顯,現在的寧和帝極為憤怒。
雖說現在皇權式微,但寧和帝震怒的時候還是頗為恐怖。
雄虎即便蒼老,那也是猛虎。
李守善面色唰的一下變了,噗通一聲便跪在地上,連呼不敢。
就在這時寧和帝又拿起御案之上的幾個信封用力一甩,直接甩在李守善的臉上:“這是內侍在楊嗣頁家中搜到的他和倭寇聯絡的密信。”
明明是楊妙清聯絡的倭寇,為何會出現楊嗣頁和倭寇的密信,大抵是因為楊妙清是楊家嫡女,這種誅九族的罪過牽連太大,現在還不到徹底翻臉的時候。
“我這里還有楊嗣頁的奏疏,李給事中,你要不要對比一下筆跡?”
話音到最后,已經是森冷陰寒。
李守善身子跪在地上,瑟瑟發抖,不敢再言。
一時間,整個太和殿一片死寂,唯有寧和帝在咆哮:
“一縣縣令,縣丞,縣尉,三個父母官,三個!”
“居然全部同倭寇勾連,來戕害我大寧百姓,好得很,好得很啊。”
“這就是我大寧的官吏,面對楚國入侵,只知割地求和,只知歲幣歲布,只知讓朕認那楚皇為叔……”
“面對我寧國百姓,卻可以勾連異族肆意屠戮。”
“這就是朕的肱骨之臣!”
“這就是大寧的朝堂棟梁!”
仿佛在發泄一樣的怒吼在太和殿中回蕩,群臣噤若寒蟬,盡皆低頭不語。
唯有幾個老頭,眼觀鼻鼻觀心,面色一如既往的平靜。
寧和帝的情況有些不對,一番怒吼之后便氣喘吁吁,身子甚至都在微微搖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