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咚咚!”
皇城內已經回蕩著新年的鐘聲,悠揚綿長。
朝拜之后便是一大堆禮儀章程,總結過去的一年啦、對新年的美好期盼啦,哇啦啦地折騰半天,總算來到了朝會議事的環節。
呂方邁前一步,輕喝道:
“有事出班早奏!”
朝班中并無人動作,倒是皇帝景弘的目光投向了一位老人,率先開口:
“聽說年關之前聞老大人到了京城,車馬勞頓這么遠,辛苦了。隴西道如何?戰后事宜都安排妥當了嗎?”
文武百官都用異樣的眼光看向那道蒼老的背影。
這個新年可不安寧啊,京城一直在流傳著關于隴西的流言,也都知道這位聞老大人入京所為何事,一些向來看不爽隴西的臣子已經開始指桑罵槐地說洛羽要造反了。
但說來也巧,今天朝會,昨天京兆尹府突然抓住了一批羌人細作,那些人承認滿城流言都是他們放出去的,這下可堵住了悠悠眾口,誰還敢拿流言說事?
可流言,不一定是假的哦。
沒看幾位親王今日都在場嗎?氣氛很是古怪。
估計有好戲看了。
“多謝陛下關心,老臣惶恐!”
聞仲儒顫顫巍巍地走出朝班,沉聲道:
“大將軍回隴之后已經著手安撫三州民心、犒賞有功將士、安頓戰死士卒的家屬,同時征召民夫工匠修繕邊城,各項軍政事務都在有條不紊地推進。
西境之外,羌人早已退兵,暫時沒有異常。”
“嗯,很好。”
景弘輕笑一聲:
“玄國公是能人啊,有玄國公在隴西坐鎮,朕心甚安。現在還有聞愛卿這般老成持重的經略使輔佐,想必日后隴西定會蒸蒸日上!
辛苦了!”
群臣目光閃爍,陛下這話聽起來怎么覺得另有深意呢?
“謝陛下夸贊,這都是為人臣者的本份,何敢言辛勞?”
“還有事嗎?若是無事便三潮水了。”
聞仲儒像是下定了決心,朗聲道:
“微臣此次入京受玄國公所托,有一事面呈陛下,懇請陛下允準!”
文武百官目光一頓,來了來了!
皇帝的嘴角似乎有些上揚:
“噢?隴西三州軍政都托付給了玄國公,他一向做事果斷、雷厲風行,還有什么事是洛愛卿拿不準主意的嗎?
說來聽聽。”
“呼。”
聞仲儒的嗓音變得鏗鏘有力:
“年前西羌犯境,攻我邊城,殺我軍卒,擄我百姓,玄國公冒萬險赴奴庭救人,雖平安歸來,但羌人殺我邊軍將士,欺人太甚!再加上奴庭百姓所遭受的困難令臣等動容,痛徹心扉。
奴庭便是曾經的涼國,百十年前,涼國與大乾可是世代交好、多次聯姻訂立盟約,如今一晃八十年過去,沒想到奴庭百姓淪落至此。
我們是中原人、奴庭百姓亦是中原人,玄國公不愿見到同胞百姓蒙難,所以特地懇請陛下下旨:
出兵奴庭,光復三州!”
出兵奴庭,光復三州。
八個字回蕩在所有人的耳畔,令人心驚。
果然,隴西真的有意出兵奴庭!
其實在朝會之前有很多大臣在猜,滿京城的流言會不會讓聞仲儒知難而退,不提此事。因為只要你不提,那流言便不攻自破,無人問津。
羌人的細作雖然抓了,可其中有一句話說得沒錯啊,隴西已經有功高震主之嫌!換做任何一名臣子,此刻都應該避嫌!
但聞老大人的膽子比他們想象的要大得多。
至于他所說的洛羽親赴奴庭救人,朝臣們早就知道了,三十六騎硬撼三千羌騎的悍勇早已在京城傳得沸沸揚揚,只要聽說過的百姓無不豎起大拇指夸一句:
彩!
:<ahref="https://fd"target="_blank">https://fd</a>。手機版:<ahref="https://fd"target="_blank">https://fd</a>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