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書記,將近二十個問題,倘若都保留的話,節目根本做不下來。”
“那就改為連續三天電視問政!”
江一鳴說道:“不占用上班時間,從六點開始,進行三個小時。每次選取五個單位曝光問題。讓相關負責人當場表態。”
“書記,我個人建議,向有個問題的部門負責人,提前透露問題類型,這樣他們也好做相應的準備,以免在電視直播時,出現卡頓,影響節目效果。”
蔣鳳英說道:“最主要的是,維護我們政府黨員干部的形象。”
江一鳴想了想,同意了蔣鳳英的提議:“好,你通知他們問題類型,但不要太具體。以免他們提前寫好稿子,到時照著稿子回答就沒有什么意義了。”
他也知道,各個單位負責人有水平高的,但也有一些水平很一般的。
電視問政是直播形式,面對的是全縣老百姓,倘若上場的負責人一問三不知,完全回答不了相關問題,或者答非所問,到時丟的不僅是他本人的臉,更丟的是政府的臉。
“好的書記,我明天做好安排,并與電視臺對接,時間就定在28-30號的晚六點到晚九點進行。”
“你們宣傳部做個方案,到時通知四大家領導,縣直部門負責人、鄉鎮黨政領導負責人以及群眾代表等參會,其他公職人員,一律在家收看。”
“好的書記。”
翌日,西川縣委宣傳部下發《西川縣營商環境“面對面”電視問政工作方案》:為切實辦好西川營商環境“面對面”電視問政節目。進一步“優環境、轉作風、強產業”,以電視問政的方式,搭建政府與企業、群眾溝通交流的平臺,破解優化營商環境過程中的突出問題,倒逼各鄉鎮、各部門增強為市場主體辦事、為人民群眾服務意識,強化干部責任擔當,著力優化營商環境,激發市場主體活力,加快旅游強縣、農業強縣步伐,全力開創實力西川、大美西川建設新局面。
問政內容:既要注重從各類問題線索中挖掘典型性,代表性案例,又要注重從立足我縣現狀、學習對標義陽市先進地區營商環境經驗的層面研判確定問政主題;既要敢于直面問題,揭短亮丑,動真碰硬,又要能夠正視成績、選樹典型、弘揚正氣,牢牢把輿論導向,逐步豐富電視問政內容。目前為問題曝光型,后期將根據節目情況,增設政策解讀型和經驗交流型。
問政對象主要包括:縣直相關單位及其所屬科室、二級機構主要負責人,各鄉鎮政府、開發區主要負責人(各單位其他參加人員由主要負責人確定)。問政嘉賓主要包括:四大家領導,“兩代表一委員”(黨代表、人大代表、政協委員)、“三員”(黨風黨紀監督員、特邀監察員、機關效能建設監督員)以及企業代表、個體工商戶代表、群眾代表、專家學者、媒體人等。
問政流程:主持人開場→問政對象陳述→播放采訪短片→主持人提問→問政對象回答→問政嘉賓提問→點評嘉賓點評一問政對象現場表態→現場滿意度測評→主持人總結。
宣傳部的通知下發之后,在全縣范圍內引起了巨大的轟動。
很多干部緊張不已,畢竟電視問政曝光的是各個單位的違規問題,甚至還有違法問題。
搞不好,自己前段時間的一些違規行為就被偷偷錄了下來。
而各個單位的負責人,更加的焦慮。
出現問題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要當著全縣人民的面接受批評,還要接受質詢,倘若沒有回答好問題,就可能在全縣人民面前丟人了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