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是說,我們縣存在很多吃空餉的人員?”
“是的書記,雖然我們沒有摸排,但我預估數量不少。”
王運東說道:“這不僅僅是在我們縣存在,在其他地方也是一個問題。由于很多吃空餉的黨員干部絕大部分都有來頭,因此這件事非常不好處理。牽扯到太多人的利益,尤其是一些領導干部的親朋好友,吃空餉的最多。因此,很多地方都不敢動真格。”
“你說的我明白,這樣吧,你安排人先進行摸排,把情況掌握了,到時再找我匯報,我們再一起商量怎么處理這件事。”
江一鳴知道這是塊難啃的硬骨頭,現在還不到解決這件事的時機,只能先記下來,等到合適的機會再進行處理。
“好的書記,我會安排落實這件事的,早點回去休息。”
“好,今天辛苦了,你也早點休息。”
翌日,東江日報用一頁版面刊登了義陽市西川縣電視問政的有關情況。
同時,把江一鳴在節目最后的點評一字不落的刊登在報紙上,并取標題為《民生無小事,枝葉總關情》。
東江日報最后給予了評價:西川縣《電視問政》欄目是我們黨和政府推動輿論監督、推動民主政治、推動自身工作的一個創新標桿,是百姓公眾積極參與社會治理的一個創新標桿,是實現輿論監督類節目再突破的一個創新標桿。節目對政府有用,對社會好用,對媒體管用。節目準確把握溫度、角度、尺度,為輿論監督在新時代打開了一個新的空間。
省委大院家屬樓。
省委書記李正權像往常一樣,翻閱著報紙。
當電視問政四個字出現在他的眼前時,他一下被這個新名詞所吸引。
當看到西川縣通過電視問政的形式,對“慵懶散”干部進行直播問政,提升優化營商環境時,臉上浮現了一絲笑容。
“沒想到一鳴這小子想法挺多。”
李正權自言自語,給予了肯定的評價。
當讀到“誰跟老百姓過不去,我就跟誰過不去!誰不為老百姓辦事,我就好好的辦他!”這句話時,李正權用筆重重圈了一下。
隨即,他拿出手機打給了省紀委書記郭盛林。
“書記,有什么指示?”
“盛林書記,有沒有看今天的東江日報?”
“看了,正權書記是想跟我說西川縣電視問政的事嗎?”
郭盛林詢問道。
“是為了這事。”
李正權說道:“五一之后,全省優化營商環境方案就要下發了,并且在全省每個市州選取一到兩個縣區進行試點,我之前一直覺得在優化營商環境這方面的方法不夠、方式不新。西川縣搞得電視問政,我覺得你們省紀委可以派人過去了解一下,如果合適,你們省紀委成立一個問責專班,與省電視臺合作,也辦一個類似的節目。每個月,或者幾個月搞一次節目,曝光幾個典型案例,處理一批‘慵懶散’干部,在全省形成震懾力,助力提升營商環境。”
“好的書記,我馬上落實這件事。”
郭盛林當即表態,說道:“我對這件事也非常感興趣,希望這是糾正不良作風的一個好方式。”
掛斷電話后,郭盛林想了想,與宣傳部部長應亦雄打了個電話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