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想了一些辦法,主要是推廣農業產業和旅游產業。”
江一鳴說道:“今年爭取了扶貧資金,專門用于發展葡萄以及蔬菜種植,惠及十多個鄉鎮上千戶農民,但像長嶺村這樣的村子,因為路不通,又不適合種植經濟作物,就無法通過這條道路致富。高臺鄉旅游資源豐富,但因為起步晚,很多配套設施還沒有完善,所以帶動的作用有限。通過招引旅游公司,正在加緊修建基礎設施,有望明年五一開業。”
“這位領導,你可能不知道,我們的江書記去年年底才來我們西川縣,不到一年時間,就做了很多事情。縣里為了給我們修路,都是勒緊褲腰過日子,把大部分資金都用在修路上了。而且還重點推廣了農業產業,我們各個鄉鎮都有不少農戶種植葡萄和蔬菜的,道路修通之后,不少人收益明顯增加了,但時間有限,政策也不可能把所有人都照顧到,所以還存在不少貧困戶。”
村主任高保樹說道。
“我們還在想辦法招引農業主體和旅游公司到我們縣投資。”
江一鳴說道:“我們準備發展一些勞動密集型種植業,和一些加工企業,招收農民,讓他們不出西川縣就能打工掙錢。”
“不過,由于我縣地理位置沒有任何優勢,交通也不是很方便,到來的游客有限,我們的旅游產業發展也是一個大問題。”
“我們正在努力,通過多渠道,修建不同的道路,只有路修通了,到來的游客就多了。只要有游客多了,到西川縣投資的公司自然多了,從而就能帶動周邊的農戶一起脫貧致富。”
“一鳴,你往省里多跑跑,我和你們省的侯衛東省長有一些交情,聽說他分管交通,我到時和你一起去找他,看能不能多爭取一些資金。”
季淮辛說道。
“多謝老師,我來想辦法好了,這種事怎么好勞煩您出面呢。”
江一鳴說道。
“我這又不是為了你,我是為了這些貧苦的農民兄弟。”
季淮辛眼眶微紅道:“我是農村出來的,知道農民的苦,原以為經過多年的發展,農民兄弟已經擺脫了貧苦生活,到了你這我才知道,還有不少農民生活在貧困線以下。”
“一鳴,作為老師,我對你提個要求,一定要帶領他們擺脫貧苦生活。”
“老師,您放心,我也是農村出來的。帶領大家擺脫貧苦生活,是我的責任,我會全力以赴的。”
江一鳴鄭重道。
季淮辛點了點頭,看向肖振華道:“振華,我沒記錯的話,國家正在修建滬江渝鐵路,鐵路有沒有通過義陽市?”
“老師,滬江渝鐵路目前有兩條線路,其中南線是經過義陽市的,但因為義陽市山多,地形復雜,施工難度大,我們鐵道部更傾向于北線。”
肖振華回應道。
“鐵路是干什么的?既是滿足人民出行需求的,同時也是帶動沿線人民脫貧致富的。我記得東江省北部發展的更好一些,交通基礎設施也更完善一些,而東江省南部因為山脈比較多,發展相對落后,交通更加落后一些。你們鐵道部既要考慮施工難度,也要考慮社會效應。倘若你們修建的鐵路能夠帶動沿線地方的經濟發展,將更加的有意義。再說,這一片都是革命老區,國家一直強調要照顧革命老區,你們鐵道部應該領會中央的政策精神,這樣設計的道路,才會讓下面滿意,也會讓上面滿意。”
“老師,您也知道,這件事非常重大,不是我一個人說的算的,不過我會向領導建議,到時再重新派專家組過來考察。如果專家組認為技術上沒有問題,我會積極的推動南線方案。”
肖振華作了保證。
此時,他已經明白季淮辛帶他來西川縣的目的。
他心中很是疑惑,江一鳴才和老師認識沒多久,怎么就讓老師如此的欣賞和支持他呢。
他知道老師輕易不向學生開口,這次為了江一鳴打破了規矩,非常的不同尋常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