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書記,聽志超主任說省里重新調研西川設站問題了?該不會想取消我縣的站點,設置在其他縣區吧?”
黃少華滿臉凝重道。
在他看來,滬江渝鐵路能夠經過西川縣并設站是天上掉餡餅的事。
如今省里重新來調研,很有可能把站點挪到其他縣區。
“少華縣長,不要那么悲觀,有沒有可能讓我們西川縣重新選擇設站的位置呢?”
“省里什么時候這么民主了,會征詢我們的意見?”
黃少華有些不相信。
江一鳴不好把話說的太透,說道:“我們各個方面都要考慮到,現在我們商討一下西川站重新設立的位置。”
“滬江渝鐵路從我縣正東方向進入,從我縣西南方向駛出,歷經四個鎮辦。我們要在這四個鎮辦確定位置。”
江一鳴指著墻上的西川縣地圖說道:“南堤鎮距離城區太遠,不利于我縣民眾出行,也無法有效拉動我縣經濟發展。不適合設置站點。”
“另外兩個鎮也都有些遠,設置在大興街道辦更好,不過我們要設置靠西南一些。這里沒有建筑物,不牽扯到拆遷的問題,只需要征地,工作好做一些。你覺得呢?”
“書記,我同意您的方案,南堤鎮確實太遠了。”
黃少華說道:“不過,設置在李寨村會不會偏遠了些,設置在金湖社區會不會好一些?這里雖然有住戶,但不多,拆遷工作也不是太難做,最主要的是,距離縣城只有一公里,便于居民的出行。”
“站在現在的角度上來說,你的建議更好。但有個問題,隨著經濟的發展,老縣城只會越來越擁堵,到一定時間后,居民的生活質量就會大幅度下降,而老城區的發展空間也達到了極限。想要進一步發展,只能建立新城,李寨村及其周邊就是新城的最好地點。”
江一鳴說道:“當然,這只是我的設想,今后如何,只能等后來人定了。但我們必須要考慮的長遠,否則等后來者有這個想法了,卻發現布局不合理,想要擴建新城難度太大。”
黃少華稍微一思索,就連連贊嘆道:“還是書記考慮的長遠,現在很多當政者只考慮眼前,根本不考慮以后。給后來者的治理造成了很大的困境。像書記這樣既考慮當下,又考慮未來的一把手可不多。那我就按照書記的意思,到時調研組過來,我們就向他們建議,將站點設置在李寨村。”
“好,那就這樣定了,等調研組到來,你一起參加。”
江一鳴說道。
“好。”
江一鳴見黃少華站在那沒有要走的意思,詢問道:“少華縣長,你還有事要說嗎?”
“沒了嗎?”
黃少華疑惑道:“我們只討論了西川站重新設立的問題,倘若站點取消,我們該怎么應對?”
他以為江一鳴叫他來,要討論多個應對方案,沒成想只討論了這一個。
“暫時不做考慮。”
江一鳴說道:“你先忙去吧,等調研組來了再說。”
黃少華張了張嘴,最終沒有再說什么。
他想說到時再應對會不會太晚,但見江一鳴并沒有想聊其他方案的意思,他也不好過多說什么。
黃少華剛走,余店縣委書記祁洪盛的電話就打了進來。
“江書記,有件事想和你商量下。”
“你說。”
“省滬江渝鐵路工作專班要到西川、余店兩個縣進行調研,我有個不情之請。我們一起接待工作專班,并把接待放在余店縣,你覺得如何?”
“祁書記這么熱情,我有什么好拒絕的呢。”
江一鳴隨口說道。
“我還聽說,工作專班會找兩縣的普通民眾進行詢問,了解他們對鐵路設站的看法,為了保證站點設置在南堤鎮,被詢問的人員,我想全部由我們余店縣來安排,到時你就說是你們西川縣的人。”
“祁書記,這就有些過了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