任云昇回到省委大院后,便把郭盛林給請到了辦公室。
“盛林省長,詳細說說陳副總前往義陽市的情況。”
“云昇書記,陳副總去義陽市,主要是拜訪一位故人,這個我之前跟你說過。”
郭盛林說道:“陳副總的這位故人非常厲害,我回來的路上,聽陳副總講述他的戰斗履歷,抗日戰爭、解放戰爭以及抗美援朝戰爭,他都參加過,而且獲得了4個一等功,還有其他戰功,但他在負傷后,拒絕了國家安排的工作,一直非常低調靠自己的雙手將兒女給撫養成人,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候,也從未向政府提過任何要求,這樣的黨員干部,是非常難得的。”
“我和一鳴書記商量過,看看是否能夠說服他,將其作為全省的先進典型進行宣傳學習,這種深藏功與名,始終堅持初心,是我們全體黨員的學習榜樣。”
“我同意你們的意見,盡快與他本人溝通,爭取獲得他的支持,將其作為全省甚至全國的模范進行推廣,我相信陳副總也會大力支持的。”
任云昇對此非常贊同。
“對了,云昇書記,有件事我要跟你說一說,這次雷書記在督辦視察點位時,工作方式粗暴,強行要求基層干部違背老百姓的意愿,強行拆除老百姓的房子,造成了惡劣的影響。”
郭盛林說道:“當時雷書記跟你我匯報江一鳴政治站位不高、大局觀不夠,完全是給江一鳴扣帽子,江一鳴是從實際情況出發,更是站在老百姓的角度考慮問題,才反對進行拆遷房屋。當時洪國朝老人的房子距離大路有一百多米,對整個視察并沒有什么影響,而雷亮卻根據自己的想法,不顧實際情況,強行安排下面的干部進行拆除。”
“而且拆除的房子正是洪國朝老人的房子,根據陳副總的講述,洪國朝老人曾經救過他父親和爺爺兩位老將軍的命,當陳副總得知我們省委下令強拆洪國朝老人的房子后,非常的生氣,對我們還是有些意見的。”
“雷亮同志這件事處理的方式確實有問題,我會找他聊聊的。”
任云昇說道:“難怪陳副總這么看好一鳴同志,看來一鳴同志的表現,洪國朝老人跟陳副總說了。陳副總臨走時交待,讓我們好好培養一鳴同志。”
“我覺得是時候給一鳴同志壓重擔了。”
“云昇書記,準備讓一鳴同志到那個市州任負責人?”
郭盛林自然為江一鳴高興。
“我的想法是到臨江市。”
任云昇說道:“丁楠在臨江市干滿了一屆,雖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,但臨江市與江城相鄰,我覺得可以發展的更好,臨江市的很多優勢沒有發揮出來,讓一鳴去試試,也許會有更好的效果。而且一鳴在臨江市下轄的云海市干過,還在臨江市擔任過市委常委,對臨江市也比較熟,去到后就能直接開展工作。”
“當然,這只是我初步的想法,不知道盛林省長有沒有好的建議?”
“書記考慮的非常全面。”
郭盛林說道:“一鳴同志對臨江市的情況比較熟,不需要過渡期,就可以直接開展工作。”
雖然他想推薦江一鳴到寧江這種經濟大市擔任一把手,但寧江的負責人剛換沒有多久,不好再調整。
不過,臨江市在全省屬于中上游的市州,發展相對不錯,江一鳴到這里任職也不錯。
“既然你也同意一鳴同志到臨江市任職,那我們就先按照這個思路進行。”
任云昇說道:“我這兩天會讓人通知一鳴到省里一趟,我跟他談談,也征求下他本人的意見。”
“好的書記。”
郭盛林離開后,給江一鳴打了個電話。
雖然按照規定,是不能提前泄露消息,但郭盛林只是跟江一鳴做提醒,并不會說的那么直白。
電話很快接通,江一鳴問候道:“郭伯伯還沒有下班嗎?”
“已經在家了。”
郭盛林說道:“陳副總已經返回首都,整體來說,他對此次的視察工作給予了較高的評價。雖然他沒有視察新平市,但卻安排了張書豪進行調研,了解了下老百姓對你的評價,再加上洪國朝老人的事情,他對你印象不錯,跟云昇書記交待,要加強對你的培養。”
“等下次有機會,你到首都了,還是要找機會跟李正權一起去拜訪陳副總,加深對你的印象。”
“謝謝郭伯伯提醒,我會找時間去拜訪陳副總的。”
江一鳴說道。
“還有一件事,因為陳副總的交待,所以省委會加快推進對你的提拔進程,也許就在最近,你做好思想準備,尤其是義陽市不能發生重大問題,以免影響提拔進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