丁楠看到網上一片叫好聲,心里很是高興。
然而,網上隨后出現了一個不和諧的文章。
文章單刀直入,從三個方面進行了質問。
一是這么多老百姓,是如何知道丁楠在當天這個點離開的?
二是大家如何到達現場的,根據現場的群眾反映,他們是集中乘坐大巴車過來的,而且還有人管吃管住。那么是誰組織的?相關費用是市政府出錢,還是相關企業出錢?倘若是市政府出錢,誰那么大的權力,支配納稅人的錢干這種事。倘若是企業出的錢,企業老板為何愿意拿出真金白銀做這種事,出錢的老板和丁楠又是什么關系?
三是現場為何能夠出現那么多橫幅和媒體,他們莫非都是提前準備和通知的?這是大家自發的送行,還是徹頭徹尾的作秀?
這篇文章發布后,很快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熱議。
不僅是丁楠,就連臨江市都被推上了風口浪尖上。
丁楠看到這篇文章后,大為震怒,拍著桌子道:“這是哪個垃圾寫的文章,簡直是別有用心,必須把這個人給我查到,要封殺他!”
丁楠有些氣急敗壞,但腦子還算清醒,直接打給了臨江市的郭臨野。
“廳長,有什么事?”
郭臨野詢問道。
“郭市長,網上的消息想必你也知道了,現在不僅是我處在風口浪尖上,臨江市政府也是一樣,你們立即發布一個聲明,為我正名,不能讓這種言論再繼續傳播下去。”
郭臨野心想,給你正什么名,網上說的哪一個不是真的?
想歸想,但郭臨野還是滿口答應道:“廳長放心,我已經安排人在應對了,會以市政府名義發布一個說明。”
“好,你們越快越好,我等你們的消息。”
丁楠掛斷了電話。
隨后,手下過來匯報:“廳長,查到了,是一個叫陳佳寧的記者寫的。”
“安排人,立即與她接觸,并對她進行警告,立即刪除文章。”
丁楠說道。
“好的,我們馬上去辦。”
手下立即答應著。
然而,令他們沒想到的是,這個陳佳寧的記者并不好惹。
陳佳寧此時正和江一鳴打電話聊天。
“江大書記,給你打電話,是向你表示感謝,給我提供這么好的一個新聞線索。”
“客氣什么。”
江一鳴疑惑道:“我看了下,你怎么是以個人名義寫的文章,怎么沒有在相關媒體上進行發表。”
“別提了,我投出去后,相關媒體都需要審核,要么發不出來,要么說還在審核,我也懶得跟他們掰扯,就注冊了個賬號,就用文章反映了這件事,沒想到理智的網民還是很多,很快看出了這是在作秀。”
陳佳寧原本想通過關系,把自己所寫的內容給通過,但想到這種小事還要麻煩舅舅,就覺得沒有必要,所以她干脆自己處理了。
“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,真的假不了,假的無論再怎么偽裝,依然是假的。”
江一鳴叮囑道:“我看你還是以真實名字發表的,注意丁楠的報復,她可是個記仇的人。”
“沒事,她盡管放馬過來,我可不怕她。”
陳佳寧毫不在意道。
兩人還在閑聊著,臨江市政府發布了說明。
大意是之所以會有這么多人前來送行,是因為網上公布丁楠書記要離開后,很多老百姓打聽丁書記什么時候離開,到時候想過來送行。后來接到咨詢的電話多了,就讓人統計了下,發現人員還不少,為了防止出現意外,市里統一租用了大巴車,把他們送過來的。
至于橫幅和媒體記者,是因為市委辦的一名職工因為不舍得丁楠書記,擅作主張制作的,等群眾到達后,發給了他們。至于媒體,是因為得到了小道消息,他們自發來的。
總之,臨江市對此做出了回應,至于多少人相信,多少人不相信,他們就不管了。這算是給丁楠一個交代。
臨江市的回應出來后,爭議聲變小了很多。
“臨江市政府竟然為丁楠打掩護,政府的公信力就是被這樣糟蹋沒得。”
陳佳寧生氣道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