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日的下午,陽光明媚,并沒有讓人感覺到太冷。
阿薩塔挽起了褲腿,快速的用鐮刀在荒野上收割著蘆葦。
阿史那勇成為了桃花村的村長,享受到了一百畝的土地。
不過,他畢竟是村長,每天都會在村子里轉上一圈,邀請唐通等觀獅山書院的學生過來,指導他們開墾荒地。
“阿史那村正,我聽唐郎君說,再過半個月,就能種水稻了,所以,我想趁著這個機會,多開墾幾塊地。”
阿薩塔還帶著自己的母親和妹妹來到了洪州,他渴望改變一家人的命運。
他在路過關中道時,就看到了許多令人羨慕的農家生活。
而且,大唐的郎君還在桃花村開了一所私塾,愿意教他們識字,這讓阿薩塔對未來充滿了希望。
這些胡人雖然看起來大大咧咧,但對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充滿了敬畏。
在過去,部落里面只有少數幾個人識字,其他人連自己的名字都不認識。
但是在桃花村,卻有專門的人來教他們識字,也有醫生給他們治病。
這讓阿薩塔等一眾突厥人都松了一口氣。
“還是你勤快,哪像那幾個,成天叫苦連天,害得我前些日子被唐郎君罵得夠嗆。”
一想到唐通的目光,阿史那勇就一陣心慌。
這一路上,觀獅山書院的郎君都很和善,給人一種好欺負的感覺。
直到有一名突厥人膽大包天,調戲了一名大唐女子,然后被唐通直接就地斬殺,阿史那勇才知道,這些唐人并不是那么好對付的。
大唐朝廷將突厥人遷移到桃花村后,所有的村莊都交給了這些學生來管理,而唐通,則是里正,也就是阿史那勇的上司。
“唐郎君昨天在夜校的時候,就告訴我們了。等秋收結束后,他就會給我們蓋一棟寬敞的房子,再給我們買幾個新羅和倭國的女奴。”
阿薩塔難得的笑了笑,似乎已經看到了秋收之后,他用自己的糧食換來了妻子、房屋和其他物品的幸福畫面。
近幾年來,定襄、登州一帶的奴隸買賣十分興旺。
越來越多的邊境勢力,加入到了這場獵殺奴隸的盛宴中。
就算是揚州這種偏遠之地,也會有專門的奴隸船,將奴隸運到這里來賣,價格也比其他地方要高得多。
“有這份心就好,唐郎君都說了,只要大家都好好種田,每家幾百畝地,一年下來,說不定能賣出幾十貫,長安城里的尋常百姓,都比不上你這份收入。”
身為村正,阿史那勇特意去了解了一下桃花村即將種植的南洋水稻。
如果唐通所言不虛,那么這群突厥人或許真的過得比長安城里的百姓還好。
當然,他也沒想過,隨著水稻產量的提升,價格會下降。
雖然不是一文不值,但一個普通的農家子弟,一年也賺不了幾個錢。
“我聽說,從明年開始,我們村子里就要建一所私塾了,家里有孩子的,都可以去私塾上學了,這日子過得可好了。”
阿薩塔一邊快速的收割著干枯的蘆葦,一邊對著阿史那勇說道。
這些蘆葦,可以用來做肥料。
阿薩塔把唐通的話牢牢記在心里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