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看這鄂州四面環水,周圍大片地區應該不會缺水,確實是一個推廣水稻的好地方。”一旁的武媚娘也不禁感嘆道。
“水越多越好?”
一旁的顧芳芳插嘴道:“要是下一場大雨,指不定會有多少良田被淹。要我說,還是要蘇州的位置好一些,一來靠近水源,二來也不像鄂州那樣四面環水。而且,蘇州那邊的人口比鄂州要多得多,種植水稻的難度應該會更大一些。”
李想點了點頭,對顧芳芳的話表示贊同,“從長遠來看,還是要加強水利建設的,否則的話,長江附近的稻田,可能會有水災。”
這丫頭,腦子里到底在想些什么,看樣子,她是真的要跟在自己身邊,巡視天下了。
李想沒有等鄂州的官員來接他,而是徑直來到了江夏縣,住進了大唐皇家錢莊分號的后院。
當然,李想帶著一支龐大的艦隊進城,這件事肯定是瞞不過的。
于是,當天下午,鄂州、江夏等地的官員,便紛紛登門拜訪。
“王縣令,不知道今年江夏縣的南洋稻米產量如何?”
看著江夏縣令王風那副傻乎乎的樣子,李想有些不爽。
“王爺,江夏縣的水稻可不少。”
王風一臉諂媚的笑著,“現在是初夏,天氣也不是很熱,小的特意在黃鶴樓擺了一桌酒席,給您接風洗塵,王爺,你看……”
很顯然,王風并不想讓李想在水稻種植上多說什么,而是直接去參加宴會。
這是王風對付上司的一種手段。
“王縣令這是什么意思?”
“江夏城外的稻田里已經種滿了稻谷,黃鶴樓邊上的秧苗也長得很好,王爺不妨去黃鶴樓上坐坐,欣賞一下江夏城的落日。”
“好,那我就去看看,王縣令治下的江夏城,到底有多繁華。”
李想剛來鄂州,對這里的情況并不熟悉,所以也就沒有多說什么。
……
對于黃鶴樓,李想自然有所耳聞,但兩世為人,這卻是他第一次來此。
原本李想以為,這座黃鶴樓只是一座孤零零的建筑,卻沒想到,這座樓竟然是一片建筑群。
黃鶴樓連接著江夏城,整座建筑都在城墻內,整座建筑都是用綠色的瓦片粉刷而成,看起來威嚴而又大氣。
“燕王殿下,這黃鶴樓始建于東吳年間,最初是為軍事所用,視野極好。站在這里,可以俯瞰整條江,也可以看到清江夏城的景色,當太陽落山的時候,整條江都被染成了金色,煞是好看。”
鄂州刺史方仁維與李想并肩而立,向眾人介紹黃鶴樓之事。
李想本以為,這里只是一個觀光大樓而已,卻沒想到,這里竟然還有吃的。
看來這世界上,沒有什么是不可能的。
“每年長江都會發洪水?”
李想知道,明清兩代,長江、黃河都是水患頻發之地,但他在長安,卻很少聽到有關的消息。
此時他登上黃鶴樓,望著長江向天邊流淌而去,不免有些好奇。
“燕王殿下,鄂州年年有勞力,興修水利,這些年也沒出什么大問題。”方仁維有些得意的說道。
李想看了一眼清澈的河水,便不再多問。
這一年,整個長江一帶,也就揚州城算得上是富庶之地,其他州郡根本沒有這樣的條件。
也就是說,長江沿岸的幾個州府,人口密度并不算太大,自然也不會造成太大的生態破壞。
再加上各個湖泊都沒有被開墾過,蓄水能力極強,所以長江并沒有被洪水淹沒。
當然,也不能否認這一切都是因為鄂州水利的緣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