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孫沖雖然不知道李想葫蘆里賣的什么藥,但他還是下定決心,一定要弄一份這樣的報紙。
如果李想能搞出什么名堂來,他也能跟著沾光。
這是他的經驗之談。
“你終于長大了。這倒是個好主意,燕王弄出一份《大唐日報》,肯定是有什么打算,不過我們也不用太過擔心,既然他做了一份報紙,那我們就做一份《長安晚報》,同樣三天一版,不管燕王有什么目的,我們也都不會吃虧。”
長孫無忌一臉的欣慰。
長孫沖的提議雖然不是什么好主意,但是在這個時候,卻是最合適的。
如果等到一切都弄清楚了再開始,那可就來不及了。
“父親,我這就讓人去辦。聽說《大唐日報》請了很多窮書生來當專欄作家,如果我們再不去的話,說不定好苗子就被人挑走了。”
長孫沖看來也是下了一番功夫,短短一天的時間,就打探到了不少的消息。
“放手去做。有什么不懂的,盡管跟我說!”
……
觀獅山書院不遠處的一座小院里,上書“大唐日報”,正是最近在長安城里鬧得沸沸揚揚的《大唐日報》出版的地方。
這幾天,駱賓王一直在這里。
不管怎么說,他現在的教諭工作,平日里也是敷衍了事。
雖然,李想對小玉米的教育非常重視,但卻從來沒有強迫過她。
“王爺,這樣寫一篇文章,原本要一兩頁才能寫完的,現在卻要改成一頁,甚至兩頁。”
駱賓王看著李想手里拿著一本《大唐日報》,發表著自己的看法,臉上滿是疑惑之色。
“沒關系,等紙張、印刷成本降下來后,我們再多弄幾張。現在只有一頁紙,將來會有兩頁、三頁、甚至更多的紙。不過,白話文還是要普及的。”
“當然,我覺得大家都需要時間來接受,你可以參考《三國演義》、《笑傲江湖》等。”
想要辦一份報紙,就離不開白話文。
一般人就算是識字,也看不懂文言文。
就像是后世的華夏人,人人都能識字一樣,但光是《論語》,就足以讓無數人望而止步。
如果《大唐日報》上的文章都是這樣的話,就算一開始大家都是圖個新鮮,但隨著時間的推移,銷量也會越來越少。
李想并不想看到這種情況發生。
“如果僅僅是《三國演義》的水準,那還說得過去。不過,王爺說的像是日常說話一樣,實在是太占篇幅了。”
“給你一個過渡的時間,兩個月后,除了朝廷的公文之外,所有的文章都要通俗易懂,那些只認得一千多個普通文字的伙計們,也能看得懂,而不是只有一群讀書人看得懂。”
對于《大唐日報》的開局,李想還是很滿意的。
雖然銷量還沒破萬,這要是放在后世,絕對是撲街撲街的節奏。
如果一家報紙的銷量不超過十萬份,那就虧大了。
當然,不包括學術類的。
“這個,王爺,您可要想清楚了?”
駱賓王見李想真要將報紙改成白話文,也慌了神。
這樣的轉變,又有多少讀書人能接受?
不過,李想可不會在意那些讀書人看不看得上眼,他只想讓大部分人都能接受。
“我已經想好了。如果有人不服,那就換一個人,咱們的報紙,要的就是數量,曲高和寡,有什么意思?”
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