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這個以后再說吧,這個章節比前面幾個好多了,好像還有很多鋪墊,我感覺這是要進入正題了,你先別急,等我看完了再告訴你。”
淼淼沒有理會小茜期待的目光,自顧自地看起了報紙來。
長安城之中,有很多人,都是這樣的反應。
很顯然,李想這一招,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。
燕王府不遠的石家村內,一群人正聚在一起,似乎發生了什么大事。
“石明,來得好,快把這份《大唐日報》念給大家聽聽,看看有沒有你阿耶說的那么準。”
石富見隔壁石養之子石明走來,趕緊請他在正中坐下。
石明是觀獅山書院的一員,在石家村也算得上是個人物。
“大郎,既然大家都很好奇,那你就再念一遍,看看我有沒有騙他們。”
石養看著自己最得意的兒子,也是一臉的自豪。
哪怕石富擺明了不信任他,他也不在意。
在村子里,只要兒子爭氣,做父親的做什么都會揚眉吐氣。
石明雖然只有十來歲,卻已經有了成熟穩重的氣質,絲毫不懼。
“來了來了!”
石富接過旁邊鄰居遞來的一份報紙,遞到石明面前。
石明接過報紙,看了起來。
“去年燕王殿下在長安城種出了南洋水稻,一年可以種兩次,陛下和朝中大臣們都很重視,將南洋水稻推廣到了江南道和山南道。”
“為了推廣南洋水稻,朝廷不惜重金,將云中都督府的大批突厥人遷往江南,還把關中道上的許多百姓都遷往了南方。”
“石明,這件事我們也聽說過,可這件事已經過去一年了吧?”
石富等了一會,見石明遲遲不出來,忍不住出聲打斷道。
“石富叔,稍安勿躁。這篇文章才剛開頭。據我所知,這是長達兩千多字的長文,乃是燕王府王管事親手所著,而我,不過才剛剛開始讀而已。”
石富一聽,臉色頓時變得尷尬起來,“那……那你說吧,我們洗耳恭聽。”
“長安城外面有個叫石家村的村子,前些年,石家村在長安城外可是出了名的光棍村,很多年輕人找不到老婆,因為他們窮,沒人愿意讓自己的女兒嫁給一個窮得叮當響的人。”
“這種狀況,從幾年前開始有了改變,尤其是燕王殿下發明了稻魚養殖技術后,石家村便成了長安城外有名的富庶之地。不過,這也是相對而言的。我們只是過上了不餓肚子的生活,而這顯然還不足以使我們的生活更上一層樓。”
“這個時候,朝廷又發布了一條新的移民政策,不僅解決了這些人在旅途中的開銷,還許諾每人可以得到一百畝永業田,并免費贈送南洋水稻種子。”
“甚至,觀獅山書院還派出了許多學生,與他們一起前往移民區,生怕沒人能種出這種新的水稻。石家村的石良、石連,都是普通的移民,現在已經有了幾十畝地了。”
說到這里,石明忍不住頓了頓,看向其他人。
很顯然,這篇文章,已經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。
誰也沒想到,自己竟然還能上報紙。
他怎么也沒想到,石良和他的兩個兒子,竟然會出現在報紙上。
難道要名垂青史?
這讓很多原本不打算搬遷的人,都有些后悔了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