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這倒也是個不錯的主意,如果能多看幾章的話,那就再好不過了。”
韋貴妃此時的心情,長孫皇后是非常明白的。
李想的《紅樓夢》,才剛剛進入高潮,后面就沒有了!
這還不把人逼瘋?
“母后,這件事包在我身上,我這就去二哥那里,一定能拿到最新的稿子。”
兕子自告奮勇,將這件事攬了下來。
燕王府對兕子來說,就像是回家一樣。
“好,這件事就拜托你了!”
長孫皇后亦是微微一笑,對于兒子的天賦,也是佩服不已。
隨便寫本書,就能那么精彩。
整個長安城,都找不出第二個人來!
阿義看著手中的《大唐日報》,心中充滿了喜悅。
身為突厥貴族,阿義看報紙、看賬本都很在行。
“頭兒,上個月來我們這里買石頭的,比去年還多,這是我們這幾年來,第一次比碎石賣得更好。”
阿少古笑瞇瞇的把工坊里的情況說了一遍。
阿少古是阿義最忠誠的奴仆,他的命運和阿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。
阿義花了大價錢,想要借著大明宮的建設大賺一筆,卻沒想到,水泥的出現,給了他很大的打擊。
好在后來大唐要修建水泥路,需要大量的石料,而阿義的工坊也及時的調整了一下方向,將重心放在了碎石上,這才讓他們重新振作了起來。
不過,碎石的利潤肯定不是條石能比的,再加上又不是只有他們一家能做碎石生意,所以這些年,他們的日子只能說還算過得去。
但是,自從大唐開始建造紀念碑之后,事情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,他幾乎不用水泥,而是用各種石頭。
阿義的作坊,簡直就賺翻了。
“阿少古,你先別急著高興,這幾個月朝廷正在修建碑亭及周邊建筑,所以石材訂單很多,以后可不會再有這種好事了。”
阿義雖然心情很好,但是嘴上還是很謙虛的。
不過,這話卻是實話。
李想用了大量的石頭,來保護石碑千年不壞,而大唐皇家軍校,則是用鋼筋水泥砌成,連石頭都沒有用。
“話是這么說,但做了這筆買賣之后,至少長安城內不少人都能看出來,條石比水泥,也有其自身的優勢。這幾天,來買石頭的商人,明顯比以前多了不少。”
“是啊,還好當初我沒有去找燕王府的麻煩,要不然也不會像現在這般安逸。我現在明白了,在這長安城里,你可以得罪任何人,但絕對不能得罪燕王,這等于是得罪了錢。”
“是啊,聽說去年云中都督府遷往江南道的族人,現在過得挺好的。我看了一份《大唐日報》,上面說豫章縣的兄弟過得很好。”
《大唐日報》已經連續報道了好幾天江南道、山南道移民們的幸福生活,每一位看過這份報紙的人,都不會錯過。
“是啊,我聽說,這一次的遷移計劃,也是有效的,希望草原上的人,能夠把握住這個機會。”
……
“啟稟陛下,燕王覲見!”
宣政殿上,李世民還在批閱奏章,張阿難遲疑了一下道。
“是嗎?他終于肯進宮來看朕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