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要不,你先干著,然后,我再告訴你怎么做,到時候,你就會知道,你的鐵鍋好不好賣了。”
王富貴端起侍女奉上的香茗,輕輕吹著,細細品著。
……
長孫家的煉鐵作坊,已經不像以前那么風光了。
不過,還好,他們及時的將注意力轉移到了打鐵上,這才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。
畢竟,長孫家的鐵錠雖然比燕王府的鐵錠貴了不少,但用來煉制鐵器,卻又是要比長安中的其他鐵匠鋪強上一些。
這大概就是從外面購買材料和自己制作材料的區別了。
因為從燕王府的冶鐵作坊里買來的鐵錠、精鐵,都比長孫家的價格略高。
燕王府不是慈善機構,他們也要賺錢。
長孫沖正在自己的鐵匠鋪里,看著一群工匠在打鐵。
“現在什么生意最賺錢?”
長孫沖現在已經參與到了長孫家的許多生意中,但是在具體的事情上,卻還不如作坊里的掌柜。
“郎君,最賺錢的肯定是武器,但大部分武器都是禁止出售的,所以規模不大。另外,制作各種農具,都是我們的拿手好戲。”
長孫沖身后,長孫家鐵匠鋪的管事恭恭敬敬的站在那里,解答各種問題。
“這些工匠怎么看起來鍛造的更像是一口鍋?”
長孫沖伸手一指旁邊的工匠,還有那一口已經成形的鐵鍋,開口道。
“郎君慧眼如炬。說起來,這口大鍋是今年銷量最好的一種,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,到了明年,這口大鍋的利潤,就會超過農具,武器。”
“所以這段時間,屬下一直在招募工匠,擴建工坊,好打造更多的鐵鍋。”
“這鍋賣的好不好?”
“嗯,很受歡迎。長安城之中,現在流行炒菜,以前用來燉菜的陶鍋、銅鍋,不適合炒菜,但是這口鐵鍋,卻是專門用來炒菜,賣的很好。”
“既然這鍋賣的不錯,那就加大生產規模。人手不夠的話,我們可以去招人,只要給足了錢,就不愁招不到人。”
這些菜是燕王府做的,長孫沖還是很在意的。
不過,他并不介意用這鍋賺錢。
“郎君,有你這句話,我就放心了。我這就去招兩百個幫手,把鍋的產量再提高一倍,到時候咱們長孫家的大鍋,就能在大唐家喻戶曉。”
……
如今,《大唐日報》已經被長安城里的人所熟知。
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的。
有關心朝政的,有關心市井傳聞的,有關心商人消息的。
當然,大部分真正感興趣的,還是連載的《紅樓夢》。
文華是一家水果鋪的老板,此時正在一名報童的手中買下一份《大唐日報》,然后回到后院,迫不及待的看起了最新的一章。
然而,文華剛剛坐下,就發現《大唐日報》似乎和平時有些不同。
原本應該只有兩尺見方的報紙,此刻卻足足多出了一尺有余。
更讓人高興的是,今天的《紅樓夢》,比平時多了一倍。
文華花了一刻鐘的時間,看完了這一期的文章,接著又看了一遍。
“什么?這版面是不是有點不對勁啊?”
如果只是寫一本《紅樓夢》,根本就不需要那么多的篇幅,但是文華卻發現,這本小冊子上,竟然還有一行字。
“金太鐵鍋!”
在大唐日報的右邊,赫然寫著三個加粗的大字。
旁邊還有一個簡單的介紹,說明了這口大鍋的制作過程有多么的復雜。
最讓人吃驚的是,在這段話的末尾,居然還有一口鐵鍋的圖案,這可是極為少見的。
到目前為止,《大唐日報》只有文字,沒有圖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