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師父,我也是剛見過這個天才,是房三娘子帶著來找小玉米他們玩的。他叫盧照鄰,雖然只有八歲,但在文學上的造詣,卻是連十八歲的都比不上。”
狄仁杰既然已經決定將盧照鄰推薦給李想,自然是不遺余力的夸贊。
“盧照鄰?”
李想神色稍稍一怔。
他只是坐在書房里,就有一位歷史上的大人物從天而降。
盧照鄰被譽為初唐四杰之一,確實是有真本事的。
“燕王殿下,娘娘,照鄰有禮了。狄郎君口中的神童不敢當,不過是記憶力異于常人,看的書也多。”
在李想面前,盧照鄰也就沒那么囂張了。
“照鄰什么時候從范陽來到長安的?”
李想雖然對范陽盧氏這種世家沒什么好感,但對盧照鄰卻十分重視。
這是一位歷史上的悲劇人物。
他雖然才華橫溢,但仕途卻并不順利。
再加上武則天對世家大族的打壓,所以盧照鄰雖然年輕時過得很滋潤,但隨著年齡的增長,他的日子也不好過。
無論出于什么目的,李想都不可能對一個七八歲的孩子有什么壞心思。
“前幾日剛到,今日去房府看望姑姑,正巧遇到表妹要來燕王府,便隨她一起來了。”
“怎么樣,懷英對你很是推崇,你對他也很欣賞,要不要跟著懷英學習一下?”
李想倒也沒想過要收盧照鄰為徒,畢竟他的長輩都不在。
不過,讓他跟著狄仁杰學習倒也是個不錯的主意。
觀獅山書院的經學院,一直都缺人。
這個盧照鄰,如果好好培養的話,說不定還能考個明經科。
這樣,也省得渭水書院和曲江書院的那些老家伙們,在這里耀武揚威。
“多謝燕王成全,在下也正有此意。”
盧照鄰恭恭敬敬的向李想和狄仁杰行禮。
像他這樣的世家大族子弟,一旦認真起來,誰也挑不出什么毛病來。
“王爺,照鄰既是房夫人的侄兒,又不是外人,不如找個機會,讓他拜入王爺門下,如此,懷英今日也算得償所愿了。”
武媚娘看得出來,李想對盧照鄰很是欣賞。
雖然不知道李想為什么會對他如此看重,但考慮到李想從來沒有失手過,武媚娘也不得不相信,盧照鄰絕對不是普通人。
既然這樣的話,那還不如抓緊時間將其招攬過來。
“拜見師父!”
盧照鄰也是個聰明人,趁著這個機會,趕緊躬身行禮。
他一點也不擔心江南那邊的父親會反對。
相反,如果錯過了這次機會,以后想要拜入李想的門下,都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。
“恭喜師父喜收良才!”
狄仁杰也在旁邊推波助瀾。
“不必多禮,不過既然是我的學生,有些事情還是要注意的,懷英,你可要和照鄰好好說說。”
對于盧照鄰這個親傳弟子,李想當然不會拒絕。
就算是范陽盧氏的后人,也是如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