……
除夕之夜,長安城里的權貴們都知道了一件大事。
一向與世家不和的燕王,竟然收范陽盧氏的人為徒!
難道他的脾氣變了?
王安問道:“崔兄,你說的是真是假?”
雖然快過年了,但王安還是去崔慶和鄭海的家里吃了頓飯。
原本,這一次的聚會,盧韶應該也在其中,只是不知道是有意還是無意,都“忘記”了他。
崔慶道:“消息是房府那邊傳出來的,有人說李想帶著一個孩子過來,應該是真的。”
鄭海:“范陽盧氏與燕王府向來不和,從未聽說過與燕王府有過合作。”
“難道這里面有房夫人的影子?聽說李想收了房夫人的親侄子,房家跟燕王府走得很近,說不定李想就是沖著房夫人,才會答應收他為徒。”
王安一想,好像也是這么回事。
崔慶說道:“據我所知,李想在收徒這件事上,從來都是慎之又慎。大弟子劉廣,乃觀獅山書院明算科第一名;二弟子狄仁杰,號稱神童,名傳觀獅山書院。而他的三徒弟,則是秦叔寶的小兒子,武功之高,年輕一輩罕有敵手。這次收來的這位盧氏子弟,應當也是有些本事的。”
“不管他有什么過人之處,但李想收了范陽盧氏的人為弟子,這一點毋庸置疑。如今海外貿易如火如荼,河東道移民植棉的工作也基本完成,不能被盧氏搶了先。”
鄭海覺得,與燕王府交好,對他來說,是一件好事。
一開始他還有些猶豫,畢竟鄭家在燕王府吃了大虧,現在去討好燕王府,豈不是讓人看不起?
既然盧家已經開始,那就沒什么好擔心的了。
“我們家在朔州買下了數萬畝地,打算明年種棉花。至于這些棉花能不能賺到錢,就看燕王府的意思了。”
王安也覺得鄭海說得很有道理。
身為河東道的大族,長安城中的權貴們,都在朝著河東道的北邊進發,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,他們當然不會放過。
什么事都可以做,就是不能和錢過不去。
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。
“等過了年,你再找個由頭,試探一下燕王府的態度,看能不能找到機會。”
雖說崔家跟燕王府的梁子最深,但崔慶覺得,這次的合作還是可以考慮的。
崔慶和王安,還有鄭海,都是一樣的想法。
……
觀獅山書院的學生們都放假了。
但許敬宗卻幾乎天天都呆在書院里。
劉涵是許敬宗的心腹,自然也不會回家。
“許參軍,你覺得燕王會不會向世家低頭?”
房間里只有許敬宗和劉涵兩個人,兩個人的關系本來就很好,所以劉涵才會問出一些平時不太方便說的問題。
“你問這個干什么?”
許敬宗埋頭寫字,連頭都沒抬一下。
年底的時候,他要總結一下觀獅山書院這一年的情況,以及明年的計劃。
“燕王新收了一個弟子,名叫盧照鄰,范陽盧氏的嫡系。這些年來,燕王與各大世家的關系一直不太好,當年盧家就因為羊毛的事情虧了不少錢。”
劉涵也不隱瞞,直接把自己的心里話告訴了許敬宗。
:<ahref="https://u"target="_blank">https://u</a>。手機版:<ahref="https://u"target="_blank">https://u</a>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