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些對一個剛接觸外界的少年而言太過飄渺了。
唐玉箋在這件事上格外堅持,“你聽我的,積累善緣,善緣多了就會有福報。”
太一不聿垂著眼睛思索,似懂非懂:“多行善事,便會有福報?”
唐玉箋點頭。
“我也會賜福給族人。”他說。
唐玉箋聽到“賜福”兩個字就頭疼,“你那不是賜福。”
“總之,做好事是會有回報的。”她說完不禁感嘆,“因果,是個很深奧的東西。”
太一不聿垂著眼睛思索。
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,就在唐玉箋剛叮囑完太一不聿要多行善事的當口,外頭忽然傳來一聲嘶鳴。
接著是重物落地的聲音。
唐玉箋掀開車簾向外看去,只見一位滿頭華發的老人正趕著一輛破舊的牛車。
說是車,但實在簡陋得令人心酸,既沒有遮陽避雨的棚蓋,拉車的老牛也瘦得肋骨根根可見。
身后拖著的不過是幾塊勉強拼湊的木板,車輪歪歪斜斜,仿佛隨時都會散架。
偏偏那牛不知道是太老了還是病了,前蹄一軟,整個身子悶聲跪地,連帶車上的老者也栽了下來,在地上捂著一側腰痛呼。
唐玉箋看得心酸,連忙掐訣引風將老人家扶起。
這附近靠近仙域,看起來應該已經出現過許多修士散仙,老人家對仙術并沒有什么太驚訝的反應,反而是因為他們的幫忙而不住道謝。
唐玉箋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尊老愛幼,連忙擺手,承不起白發蒼蒼的老者一拜。
扶人對她來說不算什么,扶人不過是舉手之勞,只是那牛看起來不行了。
唐玉箋目光落在癱倒在地的老牛身上。
牛的腹部微弱地一起一伏,看似還有氣息,實則應該已經在強弩之末。
老人站在一旁,布滿皺紋的臉上寫滿無奈,嘴里嘆息。
眼前是個很好的積德行善的例子,時候好讓太一不聿好好感受一下人間的真善美了。
察覺到她的意圖,少年安靜的望著她。
唐玉箋還在思索該如何幫忙,猶豫著是不是要下車送老人回家。
就在這時,忽然一陣熟悉的霧氣彌漫開來。
她回頭一看,馬車旁竟憑空出現了一頭健壯的牛。
踏蹄聲敦實有力,比原先那頭老牛精神許多。
唐玉箋驚愕地看向太一不聿,又轉頭望向老人。
后者也愣住了,驚疑不定,半驚半喜。
太一不聿卻只是在仔細對比老人的牛和他畫出來的牛的模樣,確認相差不大后,才露出個還算滿意的表情。
像是在意的只有他的牛畫的像不像。
唐玉箋訥訥,“你怎么直接……”
“他的牛快死了,我畫匹新的幫他,你就不用煩惱了。”太一不聿輕聲解釋,又覺得她面上的神情不對,“這樣做不對嗎?”
“倒不是不對。”
唐玉箋一時語塞。
幫忙的方式出乎意料,但終究是太一不聿的好意。
他初學行善還不懂分寸,唐玉箋心里的顧慮不好直接說出來,尤其是抬眼又見老人枯瘦佝僂的身形,和發覺牛是給他的之后,感激涕零的樣子,她也不無法開口在這個時候潑冷水。
“你這樣的出發點是挺好的,”她想了想,還是要鼓勵,“但下次別讓人看見是你是憑空將東西變出來的,可以假裝是從別處牽來的。”
“為何?”太一不聿不解。
老人朝馬車越靠越近,眼睛望著這邊。
唐玉箋支吾著不太好直接明說,只是委婉提醒,“適當保留些總是沒錯的,尤其是你這能力……不必事事都讓人知曉。”
太一不聿似懂非懂地點頭。
聽進去了,但這段插曲太小,那老人家看起來又年邁孱弱,所以當下兩個人都并不以為意。
這段插曲過后,他們繼續趕路。
走過桑田,離開村落,又順著河谷趕了段路,終于來到靈寶鎮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