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謝謝傅總,我今后有困難,一定要請傅總出馬擺平的。”
傅秋笛是聰明人,見聞哲如此說,就微微一笑,不再多問了。
“傅總這個名字好,大氣而有詩意。”
傅秋笛笑道:
“哦?那聞市長猜猜出處。”
聞哲說:
“我記得唐代詩人劉孝松有一首五言律詩,就叫《詠笛》,頭一句就是‘涼秋夜笛鳴,流風韻九成。’不知道我猜的對不對?”
傅秋聲哈哈大笑,說:
“果然是大才子,對對。這首詩還有這個詩人,并不出名,知道的人不多。這個名字是我爺爺給我取的。我從小就背過這首詩。”
“令祖父大人一定是個讀書人了。”
“是呀,老爺子是燕京大學的,書沒有讀完,就投筆從戎同鬼子拼命去了,打了大半輩子的仗。”
聞哲笑道:
“我感覺令祖父大人會算命吧,傅總的命格,好像都嵌在這首詩里了。”
傅秋聲一愣,笑道:
“我可是第一次聽人這樣說。聞市長會算命?”
聞哲一笑說:
“玩笑了,有些唐突,傅總不要見怪。”
“沒事、沒事。只當是消遣嘛,聞市長給我分析分析。”
“哈哈,我只當是給傅總解決說笑了。
“第一句,應該是令祖父對你期望。‘涼秋夜笛鳴,流風韻九成。’嘛,你是秋天生的,令祖父雖然是鐵血將軍,其實骨子里還是讀書人,并不喜歡用豪言壯語來寄托他對你未來的厚望。所以,用‘流風韻九成’來表達對你日后成大器的期許。
“但后面還有六句,卻是在印證你、還有你家族的命運軌跡。”
“哦,聞市長怎么解?”
“傅總你看,下面兩句是‘調高時慷慨,曲變或凄清’,看似描寫笛聲時悠揚慷慨、時沉迷凄涼,其實像你的家族,包括你最親近的人,在那個特殊的年代,人生的際遇,不正是時高時落么?”
聞哲這不是胡說八道,傅秋笛家族是大家族,幾個重要家人的遭遇,在官方史書上也是查的到的。
聞哲見又說:
“第三句說的就是你傅總本人了。”
傅秋聲一愣,說:
“‘征客懷離緒,鄰人思舊情’么?說的是我?”
聞哲笑道:
“傅總本來是可以在仕途上有所作為的,可能先選擇了出國留學,后學成了就投身商界。年輕時也是四海為家。雖然有家族的托舉,但傅總是個獨立好強的人。靠自己奮斗有了如今的成就,其實辛苦,難于為外人道了。”
傅秋笛最是喜歡聽人說他是靠個人奮斗才有了如今的事業,而忌諱別人總是用“三代”的眼光看他。不禁點頭笑了。
聞哲說:
“我為什么說老爺子是高人,因為連你我今天的際會,估計老人家老掐算到了呵。”
傅秋聲眨眨眼,笑道:
“最后一句是‘幸以知音顧,千載有奇聲。’哈哈哈哈,解的痛快、痛快!”
聞哲笑道:
“這最后一句,我是強詞奪理了,想同傅總湊個親近罷了。”
傅秋笛卻伸出右手,同聞哲一握,說:
“聞市長雖然初入仕途,看似菜鳥。但你的所作所為,我也是有所耳聞的。我不說誑語,官場上的人我見的多了,但能像聞市長如此率性而為、良心相對的,少見、真的是少見!我也佩服!”
聞哲笑道:
“得入傅總法眼,實是幸事!”
傅秋笛說:
“‘幸以知音顧,千載有奇聲。’愿你我能成知音知己。”
車走了一個多小時,來到一個偏僻的胡同里,從湖畔幽靜的馬路上拐了幾個彎,在一個朱漆大門前停下,大門被人從里面推開,車又緩緩的開了進去、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