丁毅凡笑道:
“先公布顧書記的標準答案,你們再想想交給我的答題對照一下,就知道了。”
他打開筆記本,念道:
“第一個是‘夢回何處響刀砧,迭代親情是此音。’有廚藝者,能知道家人親情,廚藝背后的付出是家庭親情和和睦的體現。”
丁書記笑道:
“這個落腳點選的好,一個人無論干什么,心里沒有家庭親情,絕對不是個好人,更不會是個好官!
“第二個,伊尹云:割烹要術,亦通治國。呵呵,凌風書記,這個答案有些玄妙,你是不是要解釋一下?”
顧凌風笑道:
“伊尹大家都知道,是商朝的開國元勛,他也是出身廚師,所以,以烹飪之道向商湯闡述治國理政的理念。伊尹認為,烹飪時要根據食材的特點和調料的特性進行合理搭配,掌握好火候和調味的分寸,才能做出美味的菜肴。從政也是如此,要了解百姓的需求和特點,合理運用政策和資源,使國家繁榮昌盛。”
大家一齊鼓掌,在魯千方的提議下,一起舉杯敬了顧書記。
丁毅凡又看著筆記本,念道:
“‘三日入廚下,洗手作羹湯。未諳姑食性,先遣小姑嘗。’呵,顧書記,你還是解釋一下其中的含義吧?”
顧凌風笑道:
“這是唐代王建的《新嫁娘詞》,描寫新嫁娘初入夫家下廚做飯的情景,表現出對家人飲食喜好的重視。這里的‘姑’代表著夫家的長輩,新嫁娘的行為體現了對家人的體貼和關心,是一種家庭層面的‘親民’表現。我們以小見大,你們在座的大大小小,都有一定權力的政府官員,這里的意思,是要求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關注他人需求、用心對待身邊人的重要性。”
大家又一齊鼓掌。
丁毅凡說:
“那么我就從學虎書記這頭開始了,然后是黃部長、魯秘書長、聞行長。”
大家邊想著自己交上去的答題,與顧書記說的答案的異同,一邊饒有興趣的想知道別人是如何答的。
丁毅凡說:
“學虎書記的答題是,一學會廚藝,減少對別人的依賴,自己動手、豐衣足食。”
大家哄堂大笑,叫道:
“罰酒、罰酒。”
洪學虎搖頭喝了一杯。
“學虎書記的第二個答題,是會廚藝,可以了解民情民意。這個同顧書記的意思差不多。大家同飲一杯吧。”
大家笑著喝了一杯。
“第三個答的是,會廚藝,老婆高興,家庭和睦。這個不錯,大家再喝一杯。”
丁毅凡又拿出黃若巖的答題:
“黃部長的第一個是這么說的,學會廚藝,克服‘君子遠庖廚’的封建思想。”
顧凌風第一個笑出聲來,說:
“若巖的氣勢是到了,可是理解有問題。孟子說‘君子遠庖廚’這句話的意思,是說從政者應具有更高的道德境界和治理理念,不應過于關注瑣碎的事務,而要從宏觀上把握國家的發展方向,就像君子不應局限于廚房中的具體事務,而應關注更重要的治國理政之道。你反封建的精神可嘉,但酒還是要罰的。”
大家又大笑起來。黃若巖苦笑著喝了一杯酒。
“黃部長的第二個答的是,學會廚藝,今后老有所樂。”
大家馬上又哈哈哄笑起來,笑的直拍桌子。
丁毅凡說:
“怎么,組織部長這么年輕,就想到退休以后的事了,要開飯館么?”
黃若巖也搖頭笑道:
“想左了、想左了。”忙又喝了一杯。
“黃部長的第三個答案,可以從廚藝中,學會處理事務和輕重緩急。喲,還有這樣的功能么?顧書記評價一下。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