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修圩田之類的每年日常水利工程,原本是可以化整為零的,不需要州級統一調度,各個縣可以各干各的。
趙子稱琢磨了一下,對于得罪其他三縣的相關官吏,這一點他是不怕的,因為自己的仕途肯定升得比那些人快得多,現在大家只是在不同的縣,互不統屬,他們恨不恨自己壓根兒無所謂。趙子稱只要最快速度建立功勞,建立班底,顧不上那些家伙。
但是,趙子稱對魏通判不是非常熟悉,只知道歷史上此人貌似是個好官,也算清廉,但如果他控制欲極強,自己接受其指導后,卻被束縛住手腳,那就不好了。
于是趙子稱隨口問:“陸兄可了解魏通判的為人細節?”
陸漸難得猶豫了一會兒,才長嘆一聲:“別的就不多說了,其實,魏通判也曾上書過一次,希望官家厲行節儉,減少花石綱。
你若向他請示,也得低調一些,外人只當是他找上了你,別說是你找上了他。”
陸漸把話說到這個份上,已經算很夠意思了,他畢竟是應奉局的人,不該推薦趙子稱跟反應奉局的官員接近的。
趙子稱也不由心中一凜:他自己就是打算將來找機會,上書反對花石綱的。但他想得很好,不能太急,一定要等方臘即將造反的前夕,最好能時間點卡得越精確越好,奏請皇帝廢除花石綱。
那樣一來,才能確保朱勔來不及報復自己,方臘就起來了,然后皇帝就會罷了朱勔,自己也就不會遭到反噬了。
但現在看來,居然蘇州官場上還有勇士?通判魏憲已經奏請皇帝減省花石綱過了?
看來自己有必要跟這個魏通判好好親近親近,結為外援。而且怕是自己明年上書請廢花石綱的事情,也要配合著微調一下。
“倒朱”大業已經有前輩搖旗吶喊過了,如果論資排輩,趙子稱個人不足以快速收到海量人望。
他必須做一點比魏憲更出格的事情,才能博出位了。
他決定明天就去拜見一下魏通判,讓州里統一調度、主持今年冬天四縣的徭役水利大局,順便看看怎么調整自己未來的倒朱計劃。
——
ps:今天就一萬多字吧,其實因為字數調整,上架卡小高潮也卡不了,剛好一上架要種田和內政,是個小低谷,不過反正都差不多了。債多不愁虱多不癢。
:<a>https://m.cb62.bar</a>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