還安撫林沖等人不用太著急,哪怕一兩個月甚至更久能打探出當地拜火賊的動靜,也足夠了。
臨走之前,趙子稱還叮囑林沖:“若論武藝和忠義,我自然更放心你。但要說江湖閱歷、隨機應變,你卻不如李俊。所以具體行事、隨機應變以他為主,你不用事必躬親。”
林沖也很清楚自己的能力擅長什么不擅長什么,小心謹慎地記下了這個原則。
……
林沖和李俊領命去打探后,趙子稱這邊,暫時把精力重新投放到民政和備戰工作中去,日常也去視察一下楊志和魯達練兵。
再有空閑,他自己也勤練武藝不輟,就當是勞逸結合,文武搭配,換換腦子。
整個四月份,趙子稱初步篩選了一下,把蘇州這邊,跟朱勔有仇的、此前已經被花石綱禍害得挺慘、絕不可能跟朱勔和解原諒的富戶、士紳,都羅列了出來。
然后找機會一一談心,做思想工作,拉攏。
這些富戶士紳原本也對官府和朝廷極為不信任了,屬于是“真要有賊人打過來,他們肯定希望立刻從賊,只求賣了朱勔”,如果趙子稱不提前做思想工作拉攏,這些人到了戰時都會變成內部的不安因素。
所以趙子稱跟他們推心置腹,開誠布公,主要談幾點:首先就是強調,自己和朱勔其實不是一路人。而這些人也都跟朱勔有仇,所以哪怕趙子稱打開天窗說這些亮話,也不怕他們提前去告密。
這對他們沒好處,他們也抓不到證據,趙子稱的話都是私聊時說的,空口無憑。
除此之外,趙子稱就是勸說他們“希望諸位今年能在朝廷正稅、支移、和買、和糴諸般事務上,配合本縣,若是遇到緊急征調差遣,也希望大家配合”。
這種空口無憑的要求,當然不會直接贏得士紳們的配合,大家第一反應都是抗拒。
如果是那種類似《大明1566》的勾心斗角官場世界,這里面的博弈起碼能水好幾集劇情。不過趙子稱對付這些人,卻有更加快刀斬亂麻的法子。
他也不跟他們廢話太多,只強調一點:只要在這些方面配合本縣的,本縣保證將來在花石綱問題上,竭力保護你們。
趙子稱的辦法是抓大放小,其他各般正稅苛捐雜稅的危害,加起來都沒花石綱大。只要自己能在花石綱問題上保住他們,就能換取他們在其他方面全力配合。
不過,大家顯然直到此刻還并不相信他。
花石綱那么大的事兒,朱勔想搜刮誰就搜刮誰,你區區一個新上任兩個月的姑蘇知縣能做什么?
趙子稱倒也不急,只是先在那些他要拉攏的仇朱富戶們心中埋下一顆種子。他私下不留證據地對這些人說:
“本官體察民情,知道江南再這樣下去,必然會有人反抗花石綱,因此本官欲不顧仕途前程,拼死上奏請官家廢止花石綱!
本官也不能保證成事,但希望諸位跟我做一個約定,如若哪天我真的公然冒死上書,希望諸位鄉賢能在其他本地政務方面配合我,不知可否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