……
趙子稱這番精心設計的奏請,最終在五月底的一天,順利完成,并且提交了上去。
奏疏并不能被加急,因為他談的事情并不是什么已經發生的緊急軍情,所以前前后后也走了半個多月,直到六月中旬才送到汴京。
抵達汴京之后,趙子稱的奏請,也果然在第一時間,就被蔡京一黨扣下了,根本就沒送到皇帝面前。
如今的趙佶,根本就不怎么管正事兒,區區一個知縣上奏,哪里能隨隨便便被皇帝本人看到?那種鼻屎小官也配嗎?
所以,趙子稱的奏疏,立刻就被蔡京把持的中書省,以正常、合法的流程批駁了。認為其所言荒悖、越權,而且大不敬,應該申飭甚至問罪!
朱勔可是蔡京的重要黨羽,朱勔每年撈的錢,有相當一部分也是孝敬了蔡京和梁師成的,蔡京怎么可能容忍應奉局直接被廢、花石綱從此停止?
“簡直荒謬!區區七品知縣,還是為官僅僅半年的少年人,就敢妄言天下大事,還出言如此狂悖,這世道還真是變了!”
六月二十這天一早,蔡府之內,蔡京第一次親眼看到下面的人送上來的這篇“奇文”,直接就給氣笑了,一邊咳著痰,一邊輕蔑地笑罵。
此時此刻,在蔡京身邊的,正是和他關系還算不錯的小兒子蔡絳,蔡絳見狀連忙附和:“父親所言甚是!如今這天下,真是上下失序,狗作人立,區區七品知縣,敢放如此狂言以邀名聲,不如把這個奏疏送去給官家過目,也好讓官家震怒之下、名正言順嚴懲。”
蔡京已經七十好幾了,年老體衰,中間還幾度罷相、幾度復相。
因為趙佶喜歡玩派系平衡的權術,這些年扶持了不少人跟蔡京打對臺戲,但又離不開蔡京的撈錢能力,君臣之間就這么一直擰巴著。
而在趙佶的持續挑撥和平衡之下,蔡京的兒子們居然都大多跟他關系很緊張,也不知是真的父子反目爭權、還是為了讓皇帝放心而故意演給皇帝看的。
總而言之,蔡京的兩個大兒子蔡攸和蔡翛,跟父親關系都很不好,尤其蔡攸還想跟父親爭奪相權。眼下只有四兒子蔡絳受父親信任,蔡京老眼昏花,需要批復公文時,都是讓這個小兒子代筆的。
聽了蔡絳的建議后,蔡京直接否決道:“糊涂!這趙子稱雖是鼻屎小官,可畢竟是宗室,年初時似乎還聽師成提到過一嘴,說是這趙子稱頗有巧思,去年在艮岳時,好像還見到了微服游園的陛下,陛下對這個遠房侄兒還有些好感,可能是見他年紀、經歷、志趣皆與鄆王仿佛吧。
這種事情,捅到官家那里去作甚?說不定官家一好奇,還要深入查問,徒生枝節而已。直接申飭否了,交中書省批復就是。”
蔡絳并不知道這些內幕,他也沒料到,區區一個七品知縣,居然還能被父親這樣日理萬機的宰相聽說過,看來此人是有點奇遇了。不過蔡絳還是忍不住提醒:
“但若是不讓官家知道,直接中書省批復,也就沒法追罰太重了,對方畢竟是宗室……”
蔡京白眉一挑:“不重就不重好了,何必非要那般不死不休?讓中書省重拿輕放,同時派人去江南給朱勔通風報信。到時候不管朱勔自己如何清理門戶,將來就算官家追查,也不知是猴年馬月的事情了,而且絕對攀扯不到我們蔡家頭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