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開兩朵,各表一枝。
時間線回溯到八月初、也就是造反之前大約十天。
浙西、睦州、清溪縣、幫源峒。
已經以“圣公”暗中自居的方臘,召集了手下全部心腹,正在進行最后的戰前動員。
方臘身為摩尼教中人,這兩年也一直在靠自己的教徒組織力量、陰蓄兵甲。但直到此時此刻,他其實都不算中土摩尼教的領袖人物。
不過沒關系,摩尼教在北宋一朝的組織本就非常松散,經常處在各地教眾互不統屬的狀態,自己管自己的。每一部的勢力,自己能發展出多少下家、多少信徒,都算是自己的。
只要他率先造反、鬧起聲勢了,其他州府的摩尼教徒自然也會奉他為尊,聽他號令。
這就是一個誰先打響第一槍、并且站穩腳跟,誰就能稱王稱霸的松散結構。
這一點倒是跟前代的張角等人頗為不同。張角那種是自建原創信仰、而且在起兵之前已經做到了尊卑有序、號令統一。
方臘只是借用了一套外來的已有信仰搞同人二創,借現成的殼子以求快速壯大。
同人的好處自然是可以蹭現有ip的流量,降低民眾的認知成本。你用的神仙名號都是大家聽說過的,一說就有代入感了,當然能快速起流量。
而壞處也眾所周知:同人是不受著作權保護的,甚至本身就是侵權的。他能二創別人也能二創,沒有了壟斷解釋權的稀缺性,圈內地位當然不能跟張角比。
另外,方臘此人的身份,在后世早期的歷史書上,為了強調其進步性,往往模糊處理說他是“漆園工”,似乎是個貧農或者佃農。但實際上按照古籍原文,寫得明明白白,是他本人“有漆園”,也就是個經濟作物種植園主,算是地方豪強。
其實這也非常符合花石綱勒索對象的人設,花石綱的最大直接受害者,就是各種莊園主,尤其方臘的種植園是種漆樹的,油漆是重要的建材,很容易因為營建工程材料的征收而受害。他這樣的經營模式,也難怪成了朱勔苛政的最大受害者。
方臘原本是不太關心大山外面的世界的,但最近這段時間,他也若有若無地經常不經意聽到一些消息,比如早在半個多月之前,他就聽蘇州那邊傳來消息說:
有個叫趙子稱的姑蘇知縣,端的了得,居然敢公然上書懇請皇帝廢止花石綱,裁撤應奉局。而且對方上書的理由也是說得有鼻子有眼,是因為發明了一種新的東西,可以替代太湖石和靈璧石為皇帝修園子,用不到地方進貢奇石了,不如廢止花石綱免得勞民傷財。
方臘并不知道,自己聽說的消息,其實是趙子稱的人故意散播的,都是最近滲透到睦州一帶的李俊讓人說的。
方臘派去打探消息的探子,不知如何,就被有備而來的李俊盯上了,然后李俊很好心地向他提供了極為詳細的信息,那方臘的探子還以為是遇到了江湖上的好兄弟、自己辦差也太順利了。
因此方臘得到的消息里,趙子稱發明的那種“水泥”的功效,被夸張得神乎其神,吹噓得比真正的水泥還厲害不少、適用范圍也廣得多。
甚至,方臘的探子還搞到了一包加水調和后直接就能用的水泥樣品,在方臘面前當面演示了——連方臘都嘉獎了那名探子,直夸他太會辦事了,連這么機密的東西,都可以通過賄買蘇州當地的吏員弄到手。
“趙賊有了如此神物,說不定真有可能罷了花石綱,我們做了那么多準備、花了那么大代價,若是再不反,可就沒機會了。